根據《肇慶市實施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七大工程”三年(2023—2025年)行動“1+5”工作方案》要求,加快水產良種體系建設,促進經濟類水產種苗繁、育、推一體化。到2025年,打造5個市級以上水產良種繁育場。繁育強“芯”,產推振業,在科技賦能和生態養殖雙重驅動下,肇慶經濟類水產已構建起繁育推一體化發展模式,并逐步實現由追“量”到逐“質”的蛻變。
肇慶百晟源水產良種有限公司的育種車間。
良種先行穩產增量
暮春初夏,正是魚苗培育、養殖管理的關鍵時期,也是養殖戶們的投苗高峰期。在肇慶各大水產良種繁育場,工人們正忙碌地孵化魚苗,全力加快生產,以滿足養殖戶的需求。
走進位于鼎湖區沙浦鎮肇慶百晟源水產良種有限公司的繁育生產車間,一個個圓形的養殖池里,不同規格的雜交生魚魚苗正歡快游戈。在工廠化車間的加持下,智能化控溫、增氧系統精準運行,為魚苗提供優質的生存環境,提高幼苗成活率。
百晟源水產公司是專業從事淡水魚遺傳育種研究和優質、高效、健康水產種苗,以及成魚養殖生產推廣為一體的科技型企業。該公司采用“育繁推”一體化的經營模式,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實現產品的開發與創新。同時結合集團總部的研發優勢及與珠江水產研究所的深度合作,創制了國審水產新品種雜交鱧“雄鱧1號”。
“‘雄鱧1號’是生魚其中一種,該品種雄性率高、生長速度快。商品魚出塘規格整齊,不需要挑選分級出售,大大減少工作量。”公司生魚項目負責人李金義介紹,除此之外,此類生魚良種抗病抗逆能力強,適應范圍廣,對于養殖戶而言,是穩產增收的“好苗”。
多重優勢疊加作用下,目前該公司雜交生魚魚苗畝產量可達2萬斤,年產規格苗達5000萬尾、幼苗‘黑芝麻’可達5億尾。
良種選育技術推動生產性能的提升,對種質資源庫的建立和加速優質品種規模化應用起著決定性作用。然而,在繁育階段中,如何實現綠色生態養殖,提高資源利用率,達到降本增效顯得至關重要。百晟源水產找到了答案——實行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模式。
“養殖尾水進入循環水處理系統后,依次經過微濾機、蛋白質分離器、復合微生物過濾系統等設備進行處理,處理完成后達到養殖標準回到養殖池內繼續使用,達到了真正的零排放,無污染。”公司技術總監魏洋介紹,與傳統養殖方式相比,循環水養殖生產可以更節水更省空間。為此,該公司還獲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稱號。
科學繁育技術惠農
4月16日,天氣回暖,肇慶滿愿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偉在泥鰍生產車間里來回逡巡?,幾個帆布養殖桶里的鰍苗情況引起了他的注意——鰍群躁動不安,爭向水面活動。憑借豐富的養殖經驗,黃偉斷定鰍苗因天氣轉變出現應激反應,隨后他立即采取物理處置方法,使用增氧機,注入活水,投喂維生素等,慢慢地鰍苗情況趨于好轉。
肇慶滿愿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工廠化泥鰍養殖企業。現有工廠化廠棚4000多平方,帆布養殖桶50多個。與土塘養殖不同,該公司利用帆布桶養殖,突破了傳統水產養殖的地域和季節限制。
“立體養殖單位面積產量是傳統池塘的10倍,真正實現小空間大產能,目前我們的年產量可達400噸以上。而桶體獨立分隔,可根據泥鰍生長的不同階段,精準控制養殖密度,避免傳統池塘混養導致的競爭損耗,提升單桶產量和資源利用率。”黃偉介紹,通過科學投喂與發酵中藥預防疾病做到無抗養殖,如今泥鰍的生長速度和存活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呈現產銷兩旺。
為了做好全鏈條式養殖服務管理,該公司在推廣應用方面尤為注重后續技術支持。曾有一名懷集養殖戶購苗投產后,因缺乏泥鰍養殖經驗,對于鰍苗出現不聚堆、不吃料的情況手足無措。該公司技術總監李文年獲悉情況后,通過線上視頻分析問題,給出了增氧、培育有益藻類等調節水質的舉措,及時為養殖戶解決技術難題。
強化種業攻關推廣生態養殖
肇慶市作為廣東省重要的水產養殖基地,近年來通過政策引導、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構建了以羅氏沼蝦、生魚、加州鱸、鱖魚等為主導的水產良種繁育體系,形成了“產學研推用”一體化的良種推廣模式。鼎湖區、高要區和四會市是核心產區,擁有多家國家級、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企業和科研合作基地。
其中,在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方面,我市已聯合華南農業大學、珠江水產研究所等機構,開展種質資源保護、新品種選育和技術攻關。除了上述百晟源水產培育出國審新品種雜交鱧“雄鱧1號”外,2024年,高要農投公司借助中國水產科學院廣州分院技術支撐,在蓮塘鎮創辦高要高桂蝦育種育苗基地,培育優質種苗,進一步促進羅氏沼蝦產業發展。四會加州鱸、鱖魚等優質苗種、貞山鱷魚養殖場也成為特色良種產業。
肇慶市農業農村局種業與植保管理科介紹,接下來,我市將繼續強化種業攻關,重點支持羅氏沼蝦、加州鱸等品種的本地化育苗項目。推動品牌與市場拓展,制定行業標準,助推百晟源“百容”等水產品牌市場認可度。同時推廣“稻蝦共作”“循環水養殖”等綠色生態養殖模式。加強政策扶持,鼓勵創建市級以上良種場,對良種企業給予用地、融資支持,鼓勵產學研合作。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夏紫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