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這是違反規定的。"金英姬導游輕輕推開我遞過去的德芙巧克力,深藍色制服胸前的領袖徽章在陽光下微微發亮。我舉著零食的手僵在半空,身后背著十包康師傅紅燒牛肉面的雙肩包突然變得沉甸甸的。
行前準備:巧克力與泡面的誤會
出發前我在知乎刷到"去朝鮮必帶物資清單",熬夜采購了五斤糖果、三盒抗生素,甚至往行李箱塞了二十包衛生巾。當我扛著塞滿"愛心物資"的28寸行李箱出現在丹東火車站時,同團穿香奈兒套裝的上海阿姨噗嗤笑出聲:"妹妹,你這是去援建啊?"
列車駛過鴨綠江時,我腦補著導游收到禮物時熱淚盈眶的場景。可當我把印著Kitty貓的文具盒遞給少年宮學生時,梳著整齊麻花辮的小姑娘只是標準地鞠了15度躬,轉身就把禮物交給了老師——后來在羊角島酒店商店看到貨架上日本進口文具時,我才明白自己多可笑。
被拒絕的電車之旅
"我想坐那個有軌電車!"第三天路過榮光站時,我指著叮叮當當駛過的墨綠色電車興奮大叫。金導游的笑容突然凝固,她低頭快速按著手機,耳后滲出細密汗珠:"外賓需要乘坐指定車輛。"后來才知道,我們旅游大巴的車窗都是特制的單向玻璃。
當晚我試圖溜出羊角島酒店,卻在旋轉門前撞見守夜的金導游。她捧著保溫杯坐在大堂角落,見我出現立刻起身:"要買煙嗎?我去幫你。"凌晨兩點的平壤街頭寂靜無聲,整座城市像被裝進玻璃罩的微縮模型,連路燈的亮度都整齊劃一。
行程第五天參觀金日成廣場時,我的華為手機突然收到一條微信。"今晚八點來我房間?"金導游發來的消息讓我心跳加速。當我懷著揭秘心態推開301房門時,卻看見桌上擺著illy咖啡機和馬卡龍——后來才知道這都是酒店特供外賓的。
"我父親在貿易省工作,母親是人民藝術家。"金導游攪拌著現磨咖啡,墻角的LG滾筒洗衣機正在運轉。當她展示全家福照片里200平的躍層公寓時,我偷偷把褲兜里準備好的50元小費往里塞了塞——這個在丹東能買兩箱特侖蘇的紅包,突然變得燙手。
最后一天在大同江游船,我終于逮到機會。趁著金導游講解千里馬銅像時,我把折成心型的紙幣塞進她口袋。"這是中國同志的心意對吧?"她神色如常地收下,轉頭繼續介紹江對岸的科學家大街。直到看見她掏出最新款折疊屏手機,我才驚覺這50元還不夠人家買張手機貼膜。
下船時聽見她和其他導游用朝語說笑,翻譯器捕捉到零星詞匯:"中國人總以為我們需要救濟...歐洲游客直接給歐元..."江風卷著零散的櫻花撲在臉上,我突然想起昨晚商店標價:一瓶茅臺350元,而朝鮮導游月薪是300元。
回國后整理照片,發現每個"巧合"背后都是精密設計:參觀的學校永遠在排練節目,接觸的市民都穿著嶄新工裝,連路過居民樓時晾曬的衣物都像舞臺道具般色彩協調。最諷刺的是,我在"外賓商店"花200元買的安宮牛黃丸,淘寶同款才賣80。
那個總把"中朝友誼"掛在嘴邊的金導游,會在深夜偷偷問我:"中國真的能刷臉支付嗎?"她手機相冊里存滿INS網紅照片,卻在我們合影時堅持站在最邊緣。或許就像平壤地鐵里那些璀璨的水晶吊燈,我們看到的,不過是這個神秘國度精心調試的光影魔術。
回程列車駛過新義州時,我把剩下的泡面全扔進了鴨綠江。江面泛起的漣漪里,倒映著兩個截然不同的朝鮮:一個是我幻想中亟待拯救的困頓鄰邦,一個是把外賓接待做成精密產業的神秘國度。而真相,或許就藏在金導游收下小費時那個程式化的微笑里——既不是感激也不是輕蔑,而是專業外交人員面對文化誤解時的從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