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松科植物油松的干燥瘤狀節或分枝節。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全年均可采收,鋸取后陰干。劈成薄片或小塊。以色紅棕、油性足者為佳。
【性味與歸經】
苦、辛,溫。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用于風寒濕痹,歷節風痛,轉筋攣急,跌打傷痛。
【配伍應用】
油松節配牛膝
油松節苦燥溫通,祛風濕,通經止痛,尤善祛筋骨間風寒濕邪;牛膝功能補肝腎,強腰膝。兩藥配伍,攻補兼施,適用于下半身風寒濕痹者。
油松節配天仙藤
油松節能祛風燥濕,善治關節風濕腫痛;天仙藤活血通絡,化濕消腫。兩藥合用,可增強祛風濕,活血止痛之功。適用于風濕痹痛,關節僵硬,屈伸不利。
【方劑舉隅】
松節酒(《圣惠方》)
藥物組成:
油松節、牛膝、生干地黃、桂心、秦蕪、防風、牛蒡根、丹參、草薛、蒼耳子、獨活、大麻仁。
功能與主治: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用于腳氣,筋攣拘急,四肢掣痛或至軟腳。
榮筋活絡洗藥方(《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藥物組成:
油松節、天仙藤、宣木瓜、赤芍、透骨草、青風藤、乳香、紅花、全當歸。
功能與主治:
榮筋活絡。用治筋骨病。
松節浸酒(《普濟方》)
藥物組成:
油松節、牛膝、當歸、熟地黃、列節。
功能與主治:
祛風,活血,止痛。用于歷節風。
【成藥例證】
狗皮膏
藥物組成:
油松節、白芷、冰片、蒼術、赤芍、川芎、大黃、當歸、丁香、獨活、防風、高良姜、官桂、麻黃、沒藥、木瓜、羌活、青風藤、肉桂、乳香、蛇床子、生草烏、生川烏、蘇木、鐵絲威靈仙、香加皮、小茴香、續斷、樟腦。
功能與主治:
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風寒濕邪、氣血瘀滯所致的痹病,癥見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閃腰岔氣,局部腫痛;或寒濕瘀滯所致的院腹冷痛,濕寒帶下,積聚痞塊。
消風止痛寧
藥物組成:
油松節、山葡萄藤。
功能與主治:
祛風通絡,消腫止痛。用于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
白樹油
藥物組成:
油松節、桉油、樟油。
功能與主治:
皮膚刺激藥。用于蚊蟲叮咬,皮膚瘙癢。
克傷痛搽劑
藥物組成:
油松節、當歸、川芎、紅花、丁香、生姜、樟腦。
功能與主治: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于急性軟組織扭挫傷,癥見皮膚青紫瘀斑、血腫疼痛。
【用法與用量】
9-15g。
【注意】
陰虛血燥者慎服。
作者:中山市人民醫院藥學部藥品信息科 副主任藥師 鄭綺姍
審稿專家:中山市人民醫院藥學部 主任藥師 劉銳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