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伙伴推過來一個熱帖,引發投行圈的熱議和反思。
網友@小紅薯67A25524的吐槽:
高考好歹是省重點最好的中學前五名高考成績進了清華,2021年校招進了三中一華投行,那時候覺得自己人生到頂峰了,在投行最后回光返照進去,當時實實在在拿到了最高base+近15個月的獎金,實現入職年入百萬。
2022年開始行業變差,偏偏在這時候在老家買了一套房,老家房價不高,之前的工資是不會給我產生經濟壓力的。
2023年開始公司在差旅等開始緊縮,24年瘋狂降薪,現在收入是21年的1/3不到,還了房貸后捉襟見肘【base+bouns】,甚至開始找爸媽要錢了,越來越懷疑自己。今年年初開始投簡歷,居然沒有一家給面試。
ps:有沒有過來人,2021年,校招剛入職三中一華投行第一年,假設7月1日入職,工作只有6個月,半年能發15個月的年終獎?當時可能嗎?
放眼投行圈,目前名校畢業待業的同仁比比皆是。
投行君身邊有位小兄弟,英國全球頂級名校本碩(目前還在找工作中,就不透露哪家名校了),三中一華工作8年,去年因不滿下放到營業部,憤然離職。家里關系找的工作嫌棄工資低,心儀的崗位臨到最后也因薪酬問題無法達成一致。
前幾天和投行君吐槽,最近準備利用顏值和八塊腹肌轉戰健身房,因為那里富婆比較多,不想再奮斗了。。。。。。
出來謀生無非是賣藝、賣身、賣節操,也沒啥本質區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素材來源:五道口江湖,投行圈子有補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