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稅加征背景
2025年4月起,中國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統一加征34%關稅,且沒有減免。例如,如果某批芯片被認定為“美國原產”,將增加34%的進口關稅成本,對企業利潤影響巨大。
2. 什么是“原產地”?
“原產地”就是判斷一批商品究竟算哪個國家“生產”的法律認定標準。
僅在一個國家獲得的,直接認定為該國原產。
有多個國家(地區)參與加工的,看哪個環節發生“實質性改變”,那個國家就是原產地。
法規專門說到:
一般商品以“四位稅則號”的改變為判斷,即“稅則歸類改變”原則。
芯片(集成電路)行業,通俗點說,就是生產的關鍵工藝——流片(晶圓制造)的實際完成地,決定了原產地。
打個比方:
你設計一款芯片(比如在中國),但在美國的代工廠流片(最后在美國完成晶圓制造),那貨物“稅則號”在美國發生了最關鍵的變化,這批貨芯片的原產地就認定為美國。
即使在中國封裝、測試,只要設計好的芯片是在美國流片的,最終還是按“美國原產”算。
所以,“流片地=原產地”——誰流片,就算誰生產。
4. 為什么是這樣認定?
因為“流片”是集成電路生產最核心、最關鍵、價值增值最大的實質性工序。在原產地規則里,這一環節直接決定稅則編碼——所以用于原產地認定。
5. 對企業的實際影響和經典場景
如果在美國流片,拿到中國進口會被加收34%高額關稅;
如果在中國臺灣、韓國等地流片,原產地就是臺灣或韓國,不受本次美國產品加稅影響(當然要確保操作合規,不能違規更改原產地);
設計、封測等可以分散地進行,但“流片地”最終決定原產國標簽。
芯片設計企業、采購部門需關注實際流片地與原產地標簽,與代工廠、供應鏈仔細核查合同與出廠證明,保證報關時文件依法依規。
若部分產線仍在美國流片,需評估成本暴增和供應方案優化。
長遠可規劃多樣化流片地布局,提升靈活性和抗政策風險能力。
總結一句話:
“芯片原產地,關鍵看流片地,流片地在哪國,進口到中國就按哪國計算關稅。這次是加美國稅,所以美國產線要特別注意!”
參考文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貨物原產地條例
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302266/302267/3989417/index.html
2、關于非優惠原產地規則中實質性改變標準的規定
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zfxxgk/hggzk/4101410/index.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