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物業服務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通川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物業領域存在的服務質量不達標、公共設施管理不到位、監督機制不完善、收支信息不透明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提質物業服務提升居民滿意度。
春光明媚,陽光正暖。在通川區棕櫚島小區,居民們在干凈整潔、秩序井然的庭院里散步聊天,棋牌娛樂。物業人員正收集匯總居民意見,為接下來的提質升級做準備。
棕櫚島小區始建于2005年,住戶超2000戶。曾經由于長期疏于管理,小區內私搭亂建、亂停亂放、設施設備失修等現象突出。
去年以來,通川區啟動物業服務專項整治,小區建立健全“黨組織+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協調工作機制,設立物業服務矛盾糾紛調解室,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同時,落實公示公開制度,將公共收益用于小區日常維修建設。如今小區已是面貌一新。
棕櫚島小區物業負責人王芳說:“我們日常不僅是做好基礎服務,針對我們小區老年人多的特點,我們在關愛服務和公益性便民服務上也做了很多努力,把大家團到一起,增進交流溝通。”
舊小區煥然一新,新小區打造幸福樣板。藍光芙蓉風華小區景觀精致、安靜舒適。小區物業按季度公示公共收益收支、服務動態等信息,讓業主及時掌握小區“家底”。
“像這種公示公開,一是我們就更清楚我們的錢花在哪里了。二是它這個收支的明細我們看到了過后,比如我們可以給出一些建議,比如你的保安保潔配比。”藍光芙蓉風華小區業主蔣代駿告訴記者。
以物業“小切口”推動民生“大改善”。去年以來,通川區完善制度、明晰標準,先后培育了15個示范標桿小區,通過正向引導,以點帶面,推進規范化、標準化物業服務全覆蓋。
碧桂園嘉寶物業達州負責人李曉平表示:“我們做到物業服務公開、收支公開,為業主排憂解難,攜手共建、共管、共抓、共創,打造業主真正的家園。”
讓居民家門口的“煩心事”變成“暖心事”。專項整治中,通川區派出11個檢查組深入全區231個小區拉網式排查,發現問題726個,完成整改694個,33個物業企業管理服務的50個小區公共收益繳存得到有效規范,惠及居民4萬余戶。
來源:達州融媒
編輯:王 月
編審:張 爽
總編:肖曉宏
點個在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