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4203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130個詞條
01
網上看到一個帖子,帖主吐槽室友總是讓她幫忙化妝。
每次室友有重要場合,就要求帖主早起給她化妝,一化就是兩三個小時,用的還是帖主的化妝品。
帖主有潔癖,不喜歡共用化妝品,而且自己習慣熬夜,早起幫忙化妝嚴重影響她的作息,也耽誤她做自己的事。
忍無可忍之下,帖主終于開始嘗試拒絕。
一次,室友再次向她提出幫忙化妝的請求后,問了一句:“你周六應該沒事吧?”
帖主趕緊抓住機會:“我周末要去對象家。”
結果室友并未領會她的意思,而是回了一句:“那你幫我化完妝再去唄?”
帖主懵了——自己明明拒絕了,怎么對方還能“加碼”?
評論區有人一針見血:“你不是不會拒絕,而是拒絕得不夠徹底。”
是啊,成年人的世界里,委婉的拒絕,往往被當成“可商量”。
你說“今天沒空”,對方會說“那明天呢?”
你說“我不太方便”,對方會問“那什么時候方便?”
你找了一堆理由,對方卻只聽到“還有機會”。
她的“委婉”,被當成了“可協商”,你的“客氣”被解讀成了“還能再爭取”。
所以說,真正的拒絕,需要的不是解釋,而是干脆。
想起朋友小林的經歷。
她剛入職時,同事總讓她幫忙做PPT,理由是“你做得快”。
小林不好意思拒絕,每次都說:“我現在有點忙,晚點看看吧。”
結果同事直接默認她會幫忙,甚至直接丟下deadline:“那你明天給我就行!”
后來,小林終于受不了,直接說:“我不做別人的PPT,你自己學吧。”
同事愣了一下,從此再也沒找過她。
小林這才明白:別人怎么對你,都是你允許的。
你退一步,對方就進一步;你留個縫,對方就能撬開整扇門。
02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登門檻效應”。
意思是,人們如果一旦接受他人微不足道要求后,就有可能接受更大要求;同樣的,如果能夠逐漸實現小目標,便能夠實現更大目標。
也就是說,一旦別人跨過你的第一道底線,就會一步步試探更過分的要求。
就像帖主的室友,第一次請求化妝時,可能只是試探。
如果帖主勉強答應,對方就會得寸進尺,直到把她的幫助當成義務。
你這次答應幫化妝,下次對方可能讓你代購化妝品;你這次幫忙做PPT,下次對方可能讓你代寫報告。
你留一線,對方就敢要一片。
網友@大白曾講述過自己的經歷:
大白和室友合租一年半,最初關系還不錯,直到她發現自己的洗面奶消耗速度異常快。
一次早起洗漱時,她撞見室友正擠著自己那瓶近400元的貴婦潔面乳,擠了足足三泵往臉上抹。
大白委婉提醒"這個洗面奶挺貴的",室友卻嬉皮笑臉說"下次我買新的還你"。
結果三個月過去,大白不僅沒見著所謂的"新洗面奶",室友還變本加厲開始用她的精華和面霜。
最讓大白崩潰的是,有次她新開封的SK-II神仙水,一周就下去了三分之一。
當她再次表達不滿時,室友反而理直氣壯:"你這么小氣干嘛?我上次不是給你帶了杯奶茶嗎?"
大白這才驚覺,那杯15元的奶茶在室友心里已經成了"等價交換"的籌碼。
忍無可忍的大白終于在某天深夜,把價值2000多元的護膚品全部鎖進了臥室抽屜。
第二天早上,室友發現浴室里空空如也的護膚品架子當場變臉,陰陽怪氣地說:"某些人真是越有錢越摳門",還在共同好友群里暗指大白"斤斤計較"。
你看,不懂拒絕的人,最后都成了別人口中的"壞人"。
你勉強幫十次,拒絕一次,就是"不近人情";你一直忍讓,突然反抗,反而成了"斤斤計較"。
03
很多時候,你的不干脆,同樣是在浪費別人的時間。
看過一個故事,網友表哥剛做保險推銷時,跟著領導來到網友家推銷。
網友爸媽手頭不寬裕,本不想買保險,但礙于情面,剛開始在領導面前表現得很有意向。
領導以為這單能成,之后多次帶著網友表哥上門。
網友爸媽不好意思拒絕,甚至去聽了保險講座。
直到表哥自掏腰包送來棉被準備簽合同時,網友爸媽才坦白:"我們其實不想買。"
表哥很懊惱:"你們早說啊,我白跑了一個月。"
事后,網友爸媽很后悔:"要是一開始拒絕就好了。"
這場拉鋸戰浪費了表哥的時間,也讓爸媽備受困擾。
很多時候,我們總怕直接拒絕會傷感情,結果反而讓事情變得更難堪。
那么,如何徹底解決這種困境?三個狠招:
①用"不"字句斬斷后路
與其說"可能不太方便" ,不如直接說"不行";
與其說"下次再說吧" 不如直接說"不用再問,答案一樣"。
②學會"關窗式回應"
當對方說"就這一次嘛",你可以回:"上次你也這么說。"(然后沉默)
③提前準備"社交盾牌"
你可以提前告知:
"我有個原則:不幫人化妝/不外借化妝品"
"這事沒商量,說多了傷感情"
知乎上看到一個話題:有人在你委婉拒絕后,聽不懂這是拒絕,怎么辦?
有個回答深得我心:“干嘛要委婉拒絕,拒絕都拒絕了,對方怎么都會傷心,直接點不好嗎?委婉只是在給他希望。”
是啊,成年人的社交潛規則:越模糊的拒絕,越容易被忽視。
余華在《活著》里寫:“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
同樣,你的時間、精力、物品,都是為了你自己存在的,不是供別人隨意索取的。
學會干脆拒絕,不是冷漠,而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記住:真正尊重你的人,不會因為你的拒絕而離開;而那些需要你不斷解釋、妥協才能維持的交情,那些因為你設立邊界就翻臉的人,本就不值得你浪費時間。
共勉。
*作者簡介:飛白,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個人公號“飛小白有話說”(ID:feixiaobai2018),用最正的三觀,分享走心的文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