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洪小棠
隨著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度報告陸續披露,部分基金產品的調倉換股路徑率先浮出水面。
截至4月18日午間,根據Wind不完全統計,全市場已有超過150只公募基金(只含主代碼)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報告,其中包括92只主動權益類基金、42只債券型基金。
在主動權益類基金方面,一季度科技股表現亮眼,多只基金的“含科量”顯著提升。AI(人工智能)應用、人形機器人等板塊成為基金重倉的標的。同時,業績出色的公募基金的規模實現快速增長,平安先進制造主題基金、東方阿爾法優選C等多只基金的規模大幅上漲。
部分產品規模“逆襲”
在一季度科技板塊行情大漲的催化下,部分基金因業績表現較好而獲得大量資金青睞,規模快速增長。例如,平安先進制造主題基金在2025年一季度的凈值增長率超過50%,其規模從2024年四季度末的不足5000萬元,驟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超13億元;華富科技動能混合型基金一季度凈值增長率超35%,規模增超7億元,并獲得了一筆超4900萬份的機構申購;長城消費增值混合也在一季度獲超6億元的規模增長,獲得了一筆超9700萬份的機構資金申購;長城久嘉創新成長混合、永贏數字經濟智選混合、中歐智能制造混合等基金的規模增長也均超過5億元。
在投資方向上,科技賽道成為眾多基金的重點布局領域。例如,中歐數字經濟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馮爐丹表示,該基金自成立之日起,始終重點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深耕細作,持續密切跟蹤產業鏈上下游的變化。報告期內,該基金維持了較高倉位水平,重點關注AI應用、機器人及智能駕駛、國產AI產業鏈、AI基礎設施以及端側AI五大核心賽道。
長城久鑫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余歡則表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長城久鑫混合基金重點配置機器人板塊,持倉集中在機器人行業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企業、關節模組及整機的集成商,這些企業分布在機械設備、汽車、電子、電力設備等多個行業。
調倉換股
與此同時,在已公布2025年一季報的基金中,多只產品對前十大重倉股進行了大幅度調倉。曾經備受追捧的部分光模塊個股以及機器人靈巧手概念股遭到一些基金減持。
例如,平安先進制造主題基金在一季度業績表現突出,躋身同類前列。該基金2025年一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中,超過一半出現變動。與2024年末相比,華曙高科、峰岹科技、龍溪股份、浙海德曼、科達利、四會富仕等6只個股新進前十大重倉股名單,而兆威機電、豪能股份、拓普集團、雙林股份、福達股份、安培龍等則退出重倉股行列。
華富科技動能混合型基金2025年一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同樣有超過一半的個股發生變化。隆盛科技、美湖股份、中大力德、中鼎股份、銀輪股份、瑞迪智驅6只個股新進前十大重倉股,中堅科技、鳴志電器、兆威機電、富臨精工、偉創電氣、斯菱股份則退出。
中歐盛世成長混合型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更是全部更換。2025年一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為雙林股份、捷昌驅動、微光股份、浙江榮泰、福達股份、龍溪股份、開特股份、銀輪股份、國茂股份、肇民科技,而2024年末前十大重倉股為陽光電源、立訊精密、中際旭創、寶明科技、新易盛、兆易創新、上能電氣、徐工機械、拓普集團、東方電纜。
對于在調倉換股過程中對科技細分領域的結構調整,部分基金經理在一季報中表達了自己的操作邏輯。
平安先進制造主題股票發起式基金的基金經理張蔭先表示,在板塊短期上漲較多后,該基金在一季度對人形機器人投資進行了取舍,將倉位更多布局在感知類零部件、新制造工藝、潛在新型電機方案、整機組裝代工商,以及積極拓展機器人業務且估值相對偏低的公司。
金信基金旗下基金經理孔學兵則表示,依然重點看好半導體自主可控領域,顯著增配了國產光刻機供應鏈。
睿遠基金傅鵬博在一季報中表示:“我們布局了受益于國內人工智能、汽車電子快速發展的PCB個股,公司的高階產品量產、制造良率不斷提高,對組合的貢獻較為突出,并加大了恒生科技板塊的個股配置,有穩健的品種,也有彈性大的品種,對組合凈值有不小的正貢獻。在醫藥板塊,以多品種多賽道的策略,在原有個股基礎上增加了部分公司,如醫療器械龍頭公司,如將人工智能和傳統醫學結合提升治療效果、提高患者觸達的公司,如有特色的創新藥公司。在國產替代方面,如涉及芯片領域的個股,也加大了配置。組合中的光學和光電產學研一體化公司、智能駕駛配件類公司等依舊在列,依舊看好發展前景。傳統能源和光伏能源個股在一季度表現不佳,對組合產生了較多的負貢獻。”
此外,據Wind數據統計,在已披露2025年一季報的基金中,多只產品集中重倉了阿里巴巴、中芯國際、福達股份、寒武紀、騰訊控股、三花智控等標的。
投資風向
展望二季度的投資,多位基金經理在一季報中表達了對市場的看法。
華富中證人工智能產業ETF(交易性開放式指數基金)及其聯接基金的基金經理郜哲、張婭、李孝華在季報中提到,人工智能產業高景氣態勢有望持續,端側算力、自動駕駛及部分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企業一季度業績或將對行業向好預期形成實質驗證。算力領域呈現加速擴張態勢,新基建專項債中AIDC(自動識別與數據采集技術)項目占比已從2023年的17%躍升至2025年超30%,多地數據中心空置率預計在2025—2027年間持續低于3%。應用層面,AIGC內容生成、自動駕駛及AI消費電子等場景可能在2025年二季度或年內誕生突破性應用。
睿遠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趙楓認為,伴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投資者預期的波動,二季度市場表現也許會出現波動,但結合當前的估值水平和較為寬裕的政策空間來看,中國權益資產的價格存在較為堅實的基本面支撐,對全年表現仍可保持樂觀。
中歐基金的基金經理馮爐丹指出,當前AI產業正面臨三大關鍵轉折:一是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的商業化突破,未來一年有望從概念走向實際應用落地;二是大模型智能化持續迭代被低估,基座模型在今年下半年的大版本更新值得期待;三是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節奏需再評估,量產及短期增長能力被階段性高估。
永贏基金的經理經理王文龍則提示投資者,面對AI應用這樣一個具有長期向好邏輯的板塊,單純地追高或在市場波動時恐慌離場都不是最優策略。投資者可以考慮采用定投方式與行業共同成長,熨平短期波動,力爭享受行業長期發展的紅利。
洪小棠
財富與資產管理部主任、資深記者 長期關注公私募基金、銀行理財、資產配置、金融創新以及大資管背景下的一切人與事。新聞線索請聯系:hxt082420@sina.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