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木韻悠長,歷久彌香。
未見其木,先聞其味。
對于紅木行家來說,一些珍貴的紅木木材,有時候憑其味道就可以大致判斷出這是何種木材了。
· 海南黃花梨
作為我國制作古典家具的傳統用材,海南黃花梨以其不易開裂、不易變形、易于加工、紋理清晰等優(yōu)良木性,一直被視為制作家具的珍貴良材,承載著千百年來中國文人的情懷和精神,是“文人審美”的代名詞。
海南黃花梨只有在剛開料的時候才會散發(fā)出濃烈的香味,一般情況下此木材的香味比較的清新淡雅。
降香味恬靜閑適,雨天或者潮濕的天氣也會散發(fā)出悠悠降香,由于它似有似無,無法定格,令人“上癮”。
海南黃花梨的味道并非一成不變,據周默在《木鑒》中記載:“新鋸開的黃花梨有一股濃烈的辛香味,但時間久了,特別是成了老家具,其氣味則轉成微香,一般是聞不出來的。
其實,味道的變化不局限于黃花梨,其他木材也是如此,新剖開的木料或木屑的味道最為濃烈,久之則轉淡甚至消失。
· 小葉紫檀
學名檀香紫檀,又名金星紫檀、牛毛紋紫檀等,產自印度,是我國清代宮廷家具的主要用材。
小葉紫檀有淡淡的檀香味,新剖開的木材比較明顯,久則轉為無味。通過味道辨別僅限于剛剛制作的家具或者新剖開的木材。選購家具時,切不可單純迷信檀香味,需要綜合考量。
· 酸枝木
酸枝木是紅酸枝類和黑酸枝類的統稱,并非所有的酸枝木都有酸香氣。它們的香味在濃淡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它們都呈現的是一種優(yōu)質老陳醋的高貴酸香味,甚至還帶有一種薔薇的香氣,有一種令人陶醉的感覺。
有酸香氣的木材主要集中在酸枝木中,“酸枝”之名也是由此而得。
· 大葉紫檀
學名盧氏黑黃檀,是黑酸枝類中最為著名的木材,因近似印度小葉紫檀(檀香紫檀)而聞名。大葉紫檀上世紀90年代進入國內的木材,并非制作中國古典家具的傳統用材。
大葉紫檀作為黑酸枝木材擁有淡淡的酸香氣,與小葉紫檀的檀香氣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可將此作為選購小葉紫檀家具的參考標準之一。
· 老撾紅酸枝
學名交趾黃檀,又名大紅酸枝,是紅酸枝類中木性最好、應用最廣泛的木材。這種木材產自老撾、越南,通常呈深紅色,有黑色條紋(黑筋),帶酸香氣。
如今市場上有許多用老撾紅酸枝制成的家具和工藝品,其中的精品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 白酸枝
學名奧氏黃檀,雖名為白酸枝,卻是紅酸枝類中的一種,新剖開的木材有相對明顯的酸香氣。
· 微凹黃檀
紅酸枝類中的一種木材,產自南美和中美洲,改革開放后進入中國,近年來在市場中得到廣泛應用。
微凹黃檀有較為濃郁的辛辣味。
· 老撾花梨
學名鳥足紫檀,主要產自老撾,是目前比較常見的紅木家具用材。
老撾花梨的香味可以算得上是花梨木中最為濃郁的,用它制作的柜子,一開門,就會有一股濃厚的香氣撲面而來。
· 緬甸花梨
學名大果紫檀,主產于緬甸、泰國和老撾等東南亞熱帶地區(qū)。
消費者容易將老撾花梨和緬甸花梨混淆,緬甸花梨有相對明顯的香味,但弱于老撾花梨。
· 安達曼紫檀
主產于印度安達曼群島。香氣十分微弱,不易聞到。選購的時候需打開抽屜或柜門等密閉空間才能聞到,擺放時間較久則無香氣。
除了上面列舉的木材以外,還有一些紅木的味道是比較獨特的。以雞翅木類為例,產于非洲剛果盆地的非洲崖豆木,產于緬甸、泰國的白花崖豆木以及我國云南、福建生長的鐵刀木,它們的新切面有酸臭味或中藥味,但是制成家具后味道并不明顯。
紅木家具承載了人們對家的感情和記憶。
歲月悠長,回憶久遠,家具見證一個家庭的團聚和分離,榮辱和興衰,見證了人們的成長與衰老,喜怒和哀樂。
家具在日復一日的使用和接觸中慢慢浸染上家的味道,使人對其產生情感。而這種情感,在紅木家具中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歲歲年年,春夏秋冬,時間沒有給紅木家具帶來衰敗和陳暮之氣,反而越老越有味道。
說明|本文為詩意生活美學編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謝原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