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由晉魯豫高血壓聯盟主辦、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中心醫院承辦的"晉魯豫高血壓聯盟2025學術論壇暨火炬計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基層推廣山東省啟動活動"在濟南隆重舉行,會議由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徐瑞主持。
中國高血壓聯盟主席王繼光、中國高血壓聯盟前任主席吳兆蘇、晉魯豫高血壓聯盟山東聯席主席路方紅、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中心醫院黨委書記蘇國海等國內權威專家及出席活動,山東省各級醫療機構代表百余人參加活動。
啟動儀式由路方紅主持。蘇國海在致辭中首先對各位專家、同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希望山東省高血壓防治工作以此次啟動活動為契機,推動指南在全省基層醫療機構的落地實施,為齊魯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王繼光在致辭中指出,2024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凝聚了全國63位專家的智慧,參考文獻達765篇,是指導臨床實踐的重要綱領。“火炬計劃”將通過系統培訓,讓最新診療規范真正惠及基層。
吳兆蘇教授也出席活動,并在講話中回顧了我國高血壓防治歷程,呼吁“以科研創新推動防控策略優化”。
會議上路方紅及與會專家共同啟動了“火炬計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山東行”,標志著山東省高血壓防治工作進入新階段。
啟動活動結束后,聯盟舉辦了學術會議。會議匯聚國內頂尖心血管專家,圍繞高血壓精準防控、指南落地實施及區域協作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邀請到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繼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吳兆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孫寧玲、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宇清、河南省人民醫院王浩、山西白求恩醫院任潔、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卜培莉進行精彩授課。
王繼光提出“分級、分期、分型”管理模式:分級管理要求監測血壓、使用有效的降壓藥物;分期管理要求檢測血管及靶器官,選擇最佳降壓治療方案;分型管理要求祛除致病原因。他倡導建設“智慧化高血壓診療中心”(iHEC),整合動態血壓、動脈功能評估及AI輔助診斷,推動診療標準化。
吳兆蘇強調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協同效應(1+1≥4),提出基于“總體危險”的防控策略。介紹了許多分層方法,結合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劃分低/中/高危人群,并通過“多病共管”實現危險因素綜合控制,如平衡膳食、運動減重等非藥物干預。
孫寧玲系統解析2024版指南新增內容,聚焦白大衣高血壓、隱蔽性高血壓、清晨及夜間高血壓等特殊表型。她強調分型管理,如中青年高血壓以ARNI或RAS抑制劑為基礎,老年患者以小劑量利尿劑為基礎。
張宇清探討血壓目標爭議,提出:年輕高血壓患者、老年且健康狀況較好的患者不需要過多復雜治療方案;改善生活方式是重要基礎;藥物選擇基于強適應癥的個體化選擇;目前的強化降壓臨床試驗證據仍然非常局限;指南的推薦綜合有限的臨床試驗證據+觀察性研究+病理生理學機制。
王浩針對基層痛點,解析高血壓防治指南臨床實踐常見問題,包括:血壓監測的儀器使用、診室內外血壓的測量方法比較、原發性高血壓仍然被過度診斷、高血壓病因構成等問題。
任潔解讀全球首部夜間高血壓管理共識,明確夜間血壓≥120/70mmHg為夜間高血壓定義,中國人群患病率高達49.3%。共識提出八大管理建議,包括動態血壓(ABPM)篩查高危人群、優先選用長效降壓藥、控制OSA等原發病。
卜培莉講題系統梳理繼發性高血壓的病因譜,重點解析腎血管性高血壓、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PA)、嗜鉻細胞瘤及單基因高血壓的篩查路徑。強調PA在難治性高血壓中的高占比(17-23%),提出“三步法”篩查流程(初篩線索→病因鑒別→多學科協作),并推薦腎上腺靜脈采血(AVS)作為分型診斷金標準。結合山東地域特點,卜教授呼吁加強基因檢測在罕見病因(如Liddle綜合征)中的應用,推動區域性MDT協作網絡建設,提升精準診療水平。
本次論壇同步召開視頻直播會議,吸引線上線下參會者逾2000人。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隨著精準診療技術的普及和區域協作的深化,高血壓防控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火炬計劃的啟動,不僅錨定了未來三年的行動方向,更需以學術創新為引擎,將藍圖轉化為實踐。相信晉魯豫高血壓聯盟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三省攜手共進,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高血壓防控目標貢獻更大力量!
(大眾新聞記者 周欣怡 通訊員 趙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