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順德新容奇醫院疼痛科王志英主任團隊收治了一名患者,罕見地從手腕中取出了100多顆軟骨瘤,成功運用微創技術為患者減少痛苦、解除頑疾。
多病纏身,疼痛科除痛有方
年逾八旬的陳婆婆最初因腰背疼痛被家人送醫,檢查發現她不僅患有嚴重的骨質疏松癥和腰椎壓縮性骨折,還伴有低鉀血癥,導致全身無力,病情一度危急,需轉入ICU緊急治療。在ICU期間,陳婆婆的手腕部開始出現腫痛,小手指淤青且無法彎曲,使得本已復雜的病情更加棘手。
在ICU接受緊急治療后,陳婆婆的病情逐漸穩定,隨后轉回疼痛科進行進一步治療。疼痛科主任王志英帶領團隊對陳婆婆的病情進行了全面評估,并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針對手腕部的包塊和腫痛,醫生決定采用小針刀技術進行治療。
微創取石,針刀治療顯優勢
小針刀是一種結合了中醫針刺和西醫手術刀特點的微創治療技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據了解,手術過程中,王志英主任在陳婆婆的腕管處做了僅2毫米的切口,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小針刀進行松解和剝離,從微小的切口中擠出了100多顆“小石頭”,密集如“石榴籽”,讓人頭皮發麻!
這些“小石頭”其實是滑膜軟骨瘤病的典型表現。滑膜軟骨瘤病又稱滑膜軟骨化生,是一種不常見的良性關節病,以滑膜上形成軟骨結節為特征。這些軟骨小體在關節內逐漸長大,后期可發生鈣化或骨化,形成“關節鼠”。陳婆婆的病情正是由于這些“關節鼠”在手腕部關節內不斷摩擦和擠壓,導致包塊形成和腫痛加劇。
經過小針刀治療后,陳婆婆手腕部的包塊消失了,腫痛也明顯減輕,小手指逐漸恢復了正常活動。同時,針對她的骨質疏松癥和腰椎壓縮性骨折,王志英主任也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陳婆婆的骨質疏松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腰背部疼痛和活動受限也基本好轉。
王志英主任介紹,滑膜軟骨瘤病雖然是一種良性關節病,但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會逐漸加重,甚至可能導致關節功能喪失。而小針刀技術作為一種微創治療手段,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特別適合像陳婆婆這樣病情復雜、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
針對陳婆婆這樣的特殊病例,王志英主任還特別提醒,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治療焦慮抑郁的藥)可能會導致低鉀血癥等副作用。因此,老年人在服用藥物時一定要遵醫囑,定期監測身體指標,及時發現并處理藥物副作用。
特色門診,專治“骨頭脆”難題
王志英主任強調,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逐漸升高,特別是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更容易患病。因此,她提醒廣大老年人要定期檢查骨密度,一旦發現骨密度下降或有骨質疏松癥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治療和干預。
據悉,為有效預防骨質疏松,做到早期識別和科學診治,順德新容奇醫院特別開設骨質疏松專病門診,為患者提供骨密度篩查及診療等綜合一站式服務。
【名醫介紹】
門診位置:順德新容奇醫院1號樓2層(疼痛、骨質疏松專科門診)
門診時間:周一至周日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采寫:南都記者 王倩
通訊員:新容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