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劉可欣
遺產承載人類記憶、見證文明璀璨,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在巴蜀大地上,坐落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與金沙猶如古蜀文明璀璨星圖中的“雙子星”,它們見證了古蜀文明的兩次發展高峰,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進程中無法忽視的重要遺產。
4月18日,第42個國際古跡遺址日到來,來到鴨子河畔的三星堆博物館,這里游人如織,高大的青銅神樹、造型奇特的青銅人像和青銅面具等文物吸引無數參觀者駐足欣賞。
當天上午,2025年度國際古跡遺址日四川主場活動暨“守護三星堆—金沙遺址”主題活動也在三星堆博物館啟幕。同時,系列配套活動于4月18日至29日同步開展,涵蓋四大板塊,以增進公眾對文化遺產的了解,提升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守護三星堆—金沙遺址微公益倡議書”發布 圖據三星堆博物館
現場,“三星堆—金沙遺址守護者招募計劃”、“守護三星堆—金沙遺址微公益倡議書”正式發布。其中,來自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三星堆遺址區居民、三星堆博物館文保員和金沙小學等代表登臺發出倡議,號召全民參與遺址守護行動。
作為現場的倡議者之一,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王方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采訪,說起了對于今年國際古跡遺址主題的思考,以及此次推出的守護者招募和微公益行動的初衷和意義。
金沙遺址博物館中,觀眾聆聽古蜀先民治水的歷史。圖據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據悉,2025年是ICOMOS(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成立的第60年,今年國際古跡遺產日的主題,則為“災害與沖突下的遺產應對準備:ICOMOS 60年行動啟示”。“回顧ICOMOS(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成立60年的理念指引,金沙遺址保護始終遵循‘最小干預’原則,我們摒棄傳統化學材料介入,轉而通過遺跡館整體覆蓋隔絕風雨侵蝕,并構建‘監測-預警-調控’一體化系統。”王方說,早在金沙遺址的發掘之初,就修建了考古大棚,把金沙遺址的祭祀場所原狀保留了下來。而后,又通過遺跡館建設,為遺址提供物理遮蔽,有效減少風雨侵蝕和溫濕度波動的影響。
采訪中,王方特別提到了科技手段的引入。據介紹,金沙遺址祭祀區建立了全覆蓋的監測預警系統,這一系統可以實時采集土壤含水率、地下水位、空氣溫濕度等關鍵數據,并通過智能分析平臺動態評估環境風險。“金沙遺址遺跡館內所有的土遺址,以及館藏文物,都處于24小時的檢測范圍內,我們可以及時了解文物變化的情況和環境的狀況。一旦數據超出安全閾值,我們會調整空調參數或控制地下水埋深,確保遺址處于穩定的保存狀態?!?/p>
同時,金沙遺址作為文化遺產的重要展示地,也一直在加強多學科的合作和研究,比如與敦煌研究院開展了裂隙修補、與四川大學開展了土遺址多學科研究,與浙江大學開展土遺址微生物監測與防治等科研項目?!安粌H要把土遺址有效地守護好、保護好,還要傳承好、展示好?!蓖醴竭@樣說道。
在金沙遺址博物館舉行的“守護遺產,從我做起”線下知識問答活動現場。圖據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活動現場,“三星堆—金沙遺址守護者招募計劃”也正式發布,計劃面向全球招募“三星堆—金沙遺址守護人”參與到三星堆—金沙遺址的保護、研究、傳承中來,一起為建設三星堆—金沙遺址添磚加瓦。而在王方看來,守護者參與文物保護活動中,他們從之前的“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增強了他們對遺址的情感連接。
“守護者最重要的特質是要有責任感,對文化遺產有敬畏心?!蓖醴奖硎?,在公眾參與路徑方面,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會有計劃地開展文物保護基礎知識培訓,經考核合格者可以參與遺址的日常巡查工作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