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4月18日訊 (記者 孫貼靜)4月20日是第9個全民關注痛風日,主題為“提高診療依從性 實現痛風全面達標 暢想未來美好生活”。4月17日,為進一步關愛痛風及高尿酸血癥患者的健康,青大附院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科、山東省痛風病臨床醫學中心在市南院區、平度院區聯合組織開展了多學科義診活動。
青大附院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科主任王顏剛、足踝外科主任潘月海、代謝性疾病科主任陳穎、血液凈化科主任羅從娟、康復醫學科病區副主任王琳、手足顯微外科副主任醫師王正丹、營養科主治醫師褚宇寧組成專家團隊,在市南院區門診樓二樓為群眾進行了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等相關疾病咨詢,并發放科普材料,免費測量血壓、血尿酸、血糖等指標。
活動現場,群眾積極向專家進行咨詢,義診專家從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臨床癥狀、預防、治療、飲食及服藥注意事項、康復運動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幫助現場群眾深入了解自身身體狀況、提升對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重視程度。
青大附院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科病區副主任辛穎、主治醫師程炳菲等醫護團隊在平度院區門診樓一樓開展了主題宣教及義診活動,進一步加深了群眾對于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認識。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居民膳食結構的改變,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數和患病率顯著增加。最新研究顯示,目前我國成人痛風患病率為3.2%,患病人數約為2500萬人,而作為痛風潛在人群的高尿酸血癥患病率17.7%,患病人數超過1.8億。痛風常導致關節畸形和慢性腎衰,增加了代謝性疾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甚至致殘、致死,降低患者預期壽命。近年來,相關研究發現妊娠期高尿酸血癥可導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使先天性流產、新生兒顱內出血風險明顯增加,嚴重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和嬰幼兒的健康成長。
青大附院痛風團隊長期致力于痛風的基礎、臨床與轉化研究,在痛風研究方向先后承擔了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科研獎勵10余項,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150余篇。牽頭編寫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24)》《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實用痛風病學》《痛風病學》《終結痛風》等行業標準及權威專著。
經過20余年的深耕,團隊牽頭建立了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中華痛風遺傳資源庫,發現多個新的痛風易感基因并發現其功能及致病機理,創建了病因與表型為導向的“分期、分級、聯合、綜合”痛風規范化診療體系,并于國際首創痛風智能診療系統及同質化推廣平臺,系列成果在全國200余家單位應用,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創新模式,為我國痛風的精準防控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