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張三豐帶著小張無忌下了少室山,乘船渡漢水時,忽然,聽得漢水之上,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快些停船,把孩子乖乖交出,佛爺便饒了你的性命,否則莫怪無情。”
聽到這話,張三豐冷笑,暗道:“誰敢如此大膽,要我留下孩子?”
是啊,普天之下,誰敢如此大膽,敢叫咱太師父留人。
雖然對方不過是一群番僧和蒙古韃子,他們也不是針對張三豐喊話,當然,更不可能是張三豐的一招之敵,但張三豐那句“誰敢如此大膽”更像是在暗示,暗示天下已經沒人有資格命令張三豐怎樣了。
想當初,張三豐在中年時,就已經攜“真武劍”掃蕩群邪,威震江湖。而到了晚年,更是沒人配讓他使用兵刃了:“張三豐成名垂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的人已死得干干凈凈,世上再無一人。”
所以,張三豐就是當世第一高手,這真的沒啥可質疑的。就連張三豐自己,也無比確認這一點:“內功己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于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可是,如果跳出張三豐直接、間接出場的作品,你會發現,張三豐竟然不是金庸全武俠的第一高手,因為他斗不過以下這8人。
達摩老祖,一葦渡江,開創少林一派,是古往今來武功最高之人。張三豐開創武當一派,也一度被認為是古往今來第一人。對于這兩位鼻祖級的人物,我們從內力和招式上去比較,其實意義不大,很顯然,他們都已經達到了最高點。
但是,武學到了最后,拼其實是境界,到達一定的境界,招式內力都已經滿級,很難再有所突破,唯有境界還可以更上一層樓。很顯然,達摩老祖早已超脫武學,上升到普度眾生,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的境界。
而張三豐晚年,依舊常年閉關修行,還停留在追求武學上的突破,這一對比,達摩老祖還是高他一籌。
阿青姑娘,是武俠的源頭,是武功的締造者,在她之前,沒有所謂的武學,在她之后,才有了武學。武學于她,不過是與白猿打鬧一番的憑空而生,一切招式劍法于她,不過是隨機而生的信手拈來。
她輕輕松松就能橫掃三千越甲,這在金庸筆下,再無第二人可以做到。阿青才是真正讓人仰望的存在。
張三豐境界再高,也未能超越武學本身,他與阿青比起來,終究是不如了。
石破天,領悟《太玄經》之后,達到了隨心所欲之境。啥叫隨心所欲?就是一切隨著自己的心意,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石破天一旦開啟這個模式,千招萬式源源不斷地傳向他的手足,無需記憶招式,更不必存想內息,打就完了,遇強則強,這無疑是對對手的降維打擊。
很顯然,從張三豐被剛相偷襲一掌來看,他還做不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無法隨機應對偷襲,比起石破天還是差了些。
郭靖,張三豐縱橫一生,沒有真正服過誰,但是有一人,讓他甘拜下風。此人就是大俠郭靖。
張三豐到了百歲高齡,仍然坦言,自己還達不到郭大俠當年的實力。這并非是謙虛,要知道,郭靖是黃裳之后唯一完整修煉九陰真經的高手。他數十年如一日,苦練內功,從未偷過懶,可以說,他的內功已達到了頂級。
雖說九陽真經是在九陰真經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的,但很難說九陽真經就超越了九陰真經,這兩門絕學,基本是旗鼓相當的。
張三豐只得到部分九陽真經,在此基礎上研發了武當內功,可以說,張三豐內功修為之所以高,是因為他的壽命很長,他活過了百歲,擁有的是百年修為,這樣才能與郭靖(70多歲戰死)平起平坐。
而郭靖的武配,比張三豐更加亮眼,剛柔并濟的降龍十八掌、以柔克剛的空明拳、戰力加倍的左右互搏術,還有桃花島武學、全真派武學天罡北斗陣法。這一人等于七人的戰力,實在讓張三豐望塵莫及。
【5】
逍遙子,慕容龍城,段思平,掃地僧,這四人基本是在同一個水平線上,我們以掃地僧為代表。
掃地僧在面對天龍四絕之一的鳩摩智偷襲時,能夠很快感應到,并隨機開啟防御氣墻,化解掉鳩摩智的偷襲。而他在關閉防御氣墻后,敢用血肉之軀,接下天龍四絕另一位高手蕭峰十成功力的降龍十八掌,雖吐血斷肋骨,但仍能像沒受傷一樣,提著昏死的蕭遠山和慕容博以輕功奔跑。
張三豐被剛相偷襲,卻是實打實地受了重傷,預估需要療養三個月才能痊愈,甚至,還擔心自己對付不了趙敏手下的高手。所以,張三豐與掃地僧孰高孰低,也就無需多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