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
作者:東木褚
不要等,管好自己,各找出路。
2018年,特朗普用關稅對中國發動“突襲”,打了很多企業一個措手不及,外貿重鎮義烏的企業尤其艱難。
如今,面對更加瘋狂的關稅亂戰,義烏的老板還好嗎?
1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的三個月后,一家日本媒體悄悄去了義烏,走訪了100家店鋪,記者的問題只有一個:
關稅對你們有沒有影響?
這位記者顯然聽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制造拖車輪胎的店主說,“當然有影響了,沒生意做了。”箱包店的老板說,“訂單取消了,我損失了好幾萬。”
還有人被問得直接破防了,“日本記者為什么關注中美貿易戰?和你們日本有關系嗎?”
末了,商貿城的一位市場運營人員道出了義烏老板最怕的事,“不僅美國,其他國家的買家也少了,比起看得見的損失,誰都不來買東西這種看不見的損失最讓人擔心。”
那段時期,貿易戰的陰影逐漸在義烏蔓延,從事對美出口的日韓買家減少近半,在商貿城的文具店區,商鋪數量少了一成多,當年整個市場的成交額雖然還在漲,但增長率從25%下降到了11%,增速放緩了不少。
2
7年后的2025年,特朗普卷土重來,宣布對全球60個國家征收對等關稅,并在4月的短短幾天內,把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34%漲到了125%,很多做了20多年外貿生意的老板都說,“沒見過這么離譜的事。”
這幾天,來義烏采訪的外國媒體一波接著一波,明訪暗訪的都有,問題還是7年前的那一個,關稅對你們有沒有影響?
其中一些人以為這次的情況一定是更嚴重了,但答案有點出乎意料。
在義烏商貿城一區經營面具生意的聶自勤,受到了國內外媒體的密集采訪,不僅因為她是商貿城評選的“義烏最牛老板娘”之一,記者們更看重的是,她的店有近五成訂單來自美國。
面對鏡頭,聶自勤沒有多少慷慨激昂,她語調平靜地說,“影響了百分之三四十的訂單,但是我們有信心,這段時間正在轉運歐盟路線,美國客戶下單,我就發貨,不下單,我就換一個賽道。”
聶自勤做面具生意已經有近20年時間,見識過大風大浪。
2013年埃及政局動蕩,一個受到沖擊的埃及客戶宣告破產,拖欠聶自勤幾十萬元的貨款成了壞賬,肯定收不回來了。
“天災”說來就來,崩潰沒用,大哭也沒用,聶自勤轉頭就尋找新的商機,當時市場里有人做圣誕節的裝飾品,但萬圣節的生意基本沒人做,她就嘗試做萬圣節面具,把對美國的出口額做到了300多萬。
“中國人過節掛燈籠,外國人過節掛圣誕樹,不管土節洋節,在義烏都能變成生意。”
以往每年三、四月,外國客商都會在聶自勤的商鋪門口排隊訂貨,今年銷往美國的訂單狀態成了“待定”,客戶都在觀望。
聶自勤說,“即使美國市場丟了,歐洲市場的基本盤還在。無論國際局勢怎么變,節總是要過的,只要過節,我就能做得成生意。”
其實,聶自勤還有后手,她從去年開始做中國傳統的節慶用品,收到了市場的正面反饋,今年計劃投入更多精力,進行新產品的研發。
媒體的采訪播出后上了熱搜,聶自勤在朋友圈轉發了自己出鏡的視頻,還配了文:
風浪都是暫時的。不要等,管好自己,各找出路。
3
除了聶自勤,外國媒體從義烏老板嘴里聽到的回答相差無幾,“世界這么大,又不是只有美國一個國家,我們還是正常做買賣,該怎么樣就怎么樣。”
從措手不及到一切如常,義烏準備了7年,中國也準備了7年。
7年前的2018年,義烏的出口額是2521億元,對美出口占19.7%,接近兩成;2024年,義烏出口額5889.6億元,其中對美國出口占比14.2%,而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進出口額達到4133.40億元,占到義烏進出口總值的61.8%。
7年后的2025年,義烏對美國的依賴,嚴重下降。
今天,在義烏商貿城的各個路口,都能看到“助力企業出海,開拓中東市場”的廣告牌,全球新興市場正在成為義烏的星辰大海。
2022年6月,義烏在阿聯酋迪拜開出了海外的第一個分市場:迪拜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它的目標是把迪拜作為橋頭堡,輻射中東、北非乃至歐洲的10億人口消費市場。
去年3月,日本也有了“義烏分店”,在東京中央區的義烏小商品展銷市場,共有六層樓,進店采購的客戶80%都是日本個體商戶,當地人稱這個市場是“百元店的故鄉”。
“買全球、賣全球”一直是義烏老板的宗旨,為了把貨賣到全球,義烏不懼出海搶單,也隨時歡迎全球客戶來家里做生意。
剛剛過去的2025年一季度,義烏舉辦了9個經貿性展會,吸引境內外專業采購商超20萬人次,貿易成交額同比增長20%。
從早年間的雞毛換糖到如今的世界超市,義烏老板總愛在各地成立商會,為的是風浪來襲時,有個后盾。
而且,這一次應對美國關稅,義烏老板發現,除了海外,還有14億人的大市場是最堅強的后盾。
京東、盒馬、美團、永輝超市、蘇寧易購等國內電商平臺相繼出手,拿出最大的力度支持外貿產品轉內銷。
京東宣布,未來一年內,將大規模采購不低于2000億元的出口轉內銷商品,有了“家”的支持,義烏老板的底氣更足了。
4
這次來采訪的媒體中,有記者問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每次風暴來臨,義烏人總能想出比預計更多的解決之法,讓這座外貿之城持續前進的動力是什么?
答案是兩個詞,改革、創新。
義烏市場的一位負責人曾說過,“義烏人永遠不會停下腳步。”
電商來了,義烏老板就從坐商變成電商,建平臺,拍視頻,不舍晝夜地直播選貨、賣貨,去年前11個月把跨境電商的交易額干到了1286億。
AI來了,義烏老板也不墨守成規,有人用上了“AI數字人”,用40多種語言帶貨,一位玩具商鋪的老板說,“去年是我出國次數最多的一年,用AI輔助生意,給我帶來了不少新訂單。”
▲外貿經營戶使用AI智創服務平臺“AI翻譯官”功能與外商暢聊
來源:義烏市跨境電子商業協會
現在關稅來了,義烏又及時解決了國內外標準差異帶給企業的困擾,市政府成立了跨部門的小商品標準創新聯合會,制定了符合國內外市場需求的統一標準,為企業大幅降低了轉內銷的成本和門檻。
一家體育用品公司立竿見影地看到了效果,他們的產品匹克球在轉內銷時受標準不一影響很大,如果重新調整生產工藝,成本和時間都耗不起,受益于統一標準,國內銷量占比從不足10%提高到接近40%。
這就是義烏在政府工作報告里說的,“打造改革之城”,如果憚于改革了,創新止步了,就會有誰都不來買東西的那一天。
說明:發布并不意味著我們贊同其觀點,只為多一個視角看待問題,部分信息和圖片無法核準,如涉權益,煩請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有融資需求請加微信(FA_rzj),為方便備注,申請好友時請發送(姓名·城市·公司·職務)
- The End -
我們已經與阿里巴巴創新投資、達晨創投、高瓴資本、高榕資本、高特佳投資、戈壁創投、國新風投、國中創投、紅杉資本、華映資本、火山石投資、IDG、經緯中國、今日資本、紀源資本、君聯資本、聯想之星、藍馳創投、梅花天使基金、平安創投、啟賦資本、軟銀中國、賽伯樂投資、賽富基金、深創投、天圖資本、騰訊投資、五源資本、毅達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優勢資本、真格基金、浙商創投、中國風投、中國文化產業投資等近千家知名投資機構2000余名專業投資人建立廣泛聯系和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