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記者隨“守護絲路瑰寶 傳承中華文脈”——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基層行,探訪位于新疆新和縣境內的通古斯巴西城址,感受厚重的歷史文化。據考證,通古斯巴西城址是新疆保存較為完整的土遺址之一,曾是唐代安西都護府管轄的屯田基地。
通古斯巴西城址。史玉江 攝
通古斯巴西城址于2006年5月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者看到,該城址規模宏大,城址內的泥土中散落著很多碎陶塊及煤渣。碩大的城池內長滿紅柳,城址周邊設置有木制棧道。
阿克蘇地區文博院副院長艾斯克爾·阿巴斯介紹,古城呈近方形,古城南、北墻各開一門,門外帶有甕城。1928年9月黃文弼先生在此考察。1989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調查并建檔。
艾斯克爾·阿巴斯稱,2013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申報“唐安西大都護府考古”項目,獲得國家文物局批準。同年開展考古調查工作。
文物普查現場。史玉江 攝
“歷次考古調查中發現一批珍貴文物,1995年曾發現3000枚唐代的錢幣。重點有唐開元通寶、乾元重寶、建中通寶和大歷元寶等錢幣。”艾斯克爾·阿巴斯介紹,大歷年間的“將軍妣閨奴烽子錢殘紙”“白蘇畢梨領屯米狀”“李明達借糧契殘紙”等漢文書以及“馬首龍身鷹翅紋灰陶范”、石磨盤、鋪地方磚等,凸顯了古城文化內涵的時代特征,為研究古代龜茲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在這次普查中,我們利用無人機攝影對古遺址進行高精度測繪,建立數字化檔案,對長城烽燧、古城遺址等實施航拍建模,航拍過程中會記錄每張照片里面嵌入的信息,生成高精度數字模型,為今后的文物修復和保護提供數據支撐。”正在現場航拍的文物普查員岳世理告訴記者。
“古城保存較為完整,是古代龜茲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軍事建筑之一。”艾斯克爾·阿巴斯說,城址周緣分布有眾多的戍堡、烽燧、古城等唐代遺址和遺跡,這些遺址群以通古斯巴西城址為中心,構成軍事防御設施相對齊備的屯田基地,對研究唐代安西都護府西域經營史、軍事防御設施布局和屯田史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