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復新疆,功勞巨大。曾國藩成功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對大清的功勞也不小。
為啥感覺曾國藩的影響力更大?有兩個根本原因。
第一,左宗棠和曾國藩的風格不同。
毛主席曾經說過一句話:左宗棠是辦事之人,而曾國藩卻是辦事兼傳教之人。
我認為,這話說得很精準。
左宗棠是個務實派,軍事能力較為突出。曾國藩,打仗能力其實一般,但這個人善于總結,雖然用了“結硬寨,打呆仗”的笨辦法,但勝在可以持之以恒。
關鍵是,曾國藩將自己的很多思考和行動,寫入了書中,曾國藩寫的書有:《求闕齋文集》《詩集》《讀書錄》《日記》《奏議》《家書》《家訓》及《經史百家雜鈔》《十八家詩鈔》等。不下百數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傳于世。另外,還著有《為學之道》《五箴》等著作。
左宗棠有什么著作?左宗棠死后,其奏稿、書牘、札件、詩文等于清末輯為《左文襄公全集》。另外還有《樸存閣農書》、(失傳)、《楚軍營制》。
相比而言,左宗棠寫的要么是詩文,要么就是專業的農書、兵書。
兩相比較,曾國藩的作品影響大多了。
一個人如果死了,但有作品在世,感覺他像活著,特別是一些能給別人啟迪和教化的書,更會受到推崇。。
因為曾國藩著作等身,影響很大,后來被人們稱為“半個圣人”。
一句話,一個是務實辦事的人,另外一個是辦事還兼“傳教”的人,后者對后世的影響更大。
因為曾國藩的影響,清末及民初的嚴復、林紓,以至譚嗣同、梁啟超等均受曾國藩的文風影響。
第二,傳統儒家體系,非常認同曾國藩。
對傳統儒家體系來說,曾國藩因道德文章與維護綱常更受推崇,其"三不朽"成就(立功、立德、立言)被視為典范。
而在這一百多年中,傳統文化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如此,曾國藩更受推崇。這是當官的典范。
從現代民族國家視角看,左宗棠的領土貢獻與邊疆開發更具現實意義,其"先北后南、緩進急戰"戰略至今被軍校列為經典案例。
其實,在很長時間內,曾國藩的影響力都是大于左宗棠的,在近幾十年中,左宗棠形象高大了起來,因為左宗棠對領土的貢獻太大了。
這樣說吧,在傳統文化體系中,曾國藩這種“忠君愛國、修身齊家治國”的思想,更容易得到傳播。
按照現代民族國家視角看,曾國藩沒啥,就是鎮壓了對內的農民起義,而且殺戮太多了。左宗棠不一樣,收復新疆過程中,是和阿古柏作戰,間接和英國、沙俄開戰,畢竟,阿古柏得到了列強們的支持。
所以說,曾國藩影響力看起來更大,和傳統文化體系的認可,有很大關系。
但,隨著中國在世界之林的崛起,左宗棠被更多人大書特書。
總而言之,左宗棠更注重做事,曾國藩既做事,也是一個“傳教士”一樣的人,因此,在很長時間內,曾國藩的影響力都是大于左宗棠的。
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