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中山大學2025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0
分享至


為深入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根據《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我校2025年繼續開展強基計劃招生,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以“立報國大志,做強國大事”為人生追求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后備人才。

根據教育部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簡章。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在我校安排強基計劃招生的省份,符合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條件,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并有志于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高考成績優異的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報名。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

二、招生專業及招生計劃

(一)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包括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態學、基礎醫學、理論與應用力學、藥學(生物醫藥)。各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如下:


注:

1.化學、生物科學、生態學、基礎醫學和藥學(生物醫藥)專業不招收色盲色弱學生。

2.選考科目要求以各省公布為準,文史哲專業在“3+1+2”模式省份按歷史類編制計劃招生。

(二)招生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和寧夏。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以我校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公布為準。

三、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

(一) 預報名時間和辦法

4月21日至5月10日考生可登錄中山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558),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完成網上預報名。根據各省專業計劃安排,考生可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長和專業興趣填報1個專業志愿。

(二) 考生參加統一高考

(三) 考生在報名平臺進行報考確認

報名考生于6月10日至6月20日期間登錄報名平臺進行報考確認并簽訂承諾書,逾期不進行確認則視為放棄報考我校強基計劃。

對于確認參加我校考核又無故放棄的考生,將通報生源省份考試招生機構并如實記入誠信檔案。

(四) 入圍考核辦法

6月26日前,我校依據確認報考考生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在已確認報考的學生中,按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數的5倍確定各省入圍考核考生名單(末位同分考生同時入圍)并公示入圍標準。

報考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態學、理論與應用力學、藥學(生物醫藥)專業且已確認報考的學生,如單科成績符合以下要求,可破格入圍我校考核:


所有考生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須達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對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參照該省份確定的部分特殊類型相應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

(五) 學校考核

時間:7月3日左右

考核方式:面試和體育測試。具體考核安排由學校在考核前另行公布。

1.我校組織專家進行分專業面試,著重考查考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歸納演繹等思辨能力以及對科學研究的興趣、意志品質、心理素質等,并結合考生綜合素質檔案,確定面試考核評分。面試采取考生、考場、評委“三隨機”抽簽的方式,測試全程錄音錄像。

2.考生需參加由我校組織的體育測試,測試項目可自主選擇立定跳遠或50米跑。體育測試不受理緩考、補考申請。體育測試及格標準如下:


體育測試結果不計入學校考核成績總分,若考生體育測試不及格,我校不予錄取。

體育測試原則上不受理免考申請。若考生確因生理疾病或意外傷害等特殊情況無法參加測試的,須在考核前3個工作日提出免考申請并附上相關證明材料(三甲醫院證明、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中學體育成績合格證明等),發送郵件至zsbadmission@mail.sysu.edu.cn,經學校審核同意后可免考。

如遇不可抗力因素,招生流程所做調整,將另行通知。

(六) 錄取辦法

1.綜合成績折算辦法

綜合成績=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折算成百分制)×85%+我校考核成績(百分制)×15%。

2.確定錄取名單

我校根據考生填報專業志愿和在相關省份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和名額,對所有考生按照“分數(綜合成績)優先”的原則確定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綜合成績相同時,依次按照我校考核成績、高考成績(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高考成績排位排序。

3.我校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按招生計劃審定強基計劃預錄取名單,并報各省級招辦審核,辦理錄取手續。

4.我校于7月5日前公布錄取名單并公示錄取標準。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生源所在省(區、市)后續高考志愿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生源所在省(區、市)后續各批次高考志愿錄取。

四、培養方案

(一) 本碩博銜接培養

專門制定強基計劃本科、碩士、博士有效銜接的培養方案,實行本碩博銜接培養。本科階段夯實基礎學科能力素養,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進行學科交叉培養。

在課程上,開設面向學科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的前沿課程和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專業課程;打通課程修讀的知識體系,強基計劃學生在修讀完本科規定課程的基礎上,可在導師指導下提前修讀研究生課程。在科研上,設立學生科研項目,推進科教協同育人,增大研究型學習項目和實踐技能訓練項目的比例,實現科研訓練100%,強化學生科研和實踐創新能力;學生將跟隨導師組,定期解讀國家戰略需求、研讀重大科研專項指南、參加學術會議,了解國際學術前沿動態,了解國家戰略需求,了解關鍵技術難題,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

(二) 多階段考核和動態進出

強基計劃實行年度考核及動態進出機制。每學年結束后根據學生課程成績、科研訓練表現等方面綜合考核進行動態管理,本科階段分流與考核淘汰的學生轉入普通本科專業培養。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且學業成績優秀的普通錄取本科生可選拔補入強基計劃。退出強基計劃的學生原則上不得再轉專業,不再具有申請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

(三) 專屬發展通道

強基計劃學生單獨編班,完成規定的本科階段有關課程,達到轉段要求且通過相關考核者,進入本校研究生培養階段;同時,在公派留學,獎學金評審等方面,學校按教育部規定支持強基計劃學生。配備資深導師團隊,創造濃厚學術氛圍,加強對強基班學生的思想引領、價值引領和學術引領,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學校各類重點實驗室、科研基地以及其他科研實驗條件向強基計劃學生開放。學校依托粵港澳大灣區,集結全球優質資源,深化與世界頂尖大學和科學中心的戰略合作,形成有利于強基計劃人才培養的優厚環境,打造英才培養高地,提升強基計劃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

符合培養要求的強基計劃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后,主要在強基計劃所在基礎學科專業進行培養,部分學生也可根據培養方案在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進行學科交叉培養。本研銜接專業范圍見各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培養方案(詳見http://admission.sysu.edu.cn)。

五、其他說明

(一) 關于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對于已建立省級統一信息平臺的省份,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直接上傳至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對于尚未建立省級統一信息平臺的省份,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匯總本地各中學報考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后,統一上傳至強基計劃報名系統。

(二) 對于綜合素質檔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將取消強基計劃的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將有關情況通報有關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或教育行政部門,取消其當年高考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并視情節輕重給予3年內暫停參加各類國家教育考試的處理。已經入學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關規定處理取消學籍,畢業后發現的取消畢業證、學位證。中學應當對所出具的材料認真核實,出現弄虛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關措施的權利。

(三) 我校對考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要求按照教育部、原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及有關補充規定執行。

(四) 強基計劃錄取考生入學后原則上本科階段不得轉到本校強基計劃招生專業之外的專業就讀。

(五) 選拔測試期間,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費用自理。入圍高校考核的家庭經濟困難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請,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費和住宿補貼。

(六) 我校未委托任何個人或中介組織開展強基計劃等考試招生有關工作,不舉辦任何形式的營利性培訓活動。

六、監督保障機制

(一) 我校成立強基計劃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我校強基計劃的有關考試招生和培養工作。在中山大學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中山大學教務部招生辦公室負責強基計劃考試招生具體工作的組織和實施。我校在實施本簡章的過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開、選拔方法公平、錄取標準公示。

(二) 我校將對錄取的學生進行入學資格復查,對不具備入學資格的學生,按教育部相關規定處理。

(三) 山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工作接受中山大學紀檢、監察部門全程監督,并接受社會監督。

七、咨詢方式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教務部招生辦公室

郵編:510275

招生咨詢電話:020-84036491

傳真:020-84111598

電子郵箱:adado@mail.sysu.edu.cn

中山大學本科招生網:

http://admission.sysu.edu.cn

中山大學監察檢舉電話:020-84115582

陽光高考信息平臺:gaokao.chsi.com.cn

八、本簡章由中山大學教務部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來源:中山大學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象新聞 incentive-icons
大象新聞
河南廣電官方網易號!
63594文章數 26478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強軍之路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申扎县| 桂阳县| 喀喇沁旗| 怀柔区| 南陵县| 黄梅县| 满洲里市| 东平县| 靖西县| 镇雄县| 固原市| 林西县| 林州市| 老河口市| 翁源县| 秦安县| 清镇市| 滦平县| 长治县| 涞水县| 湘西| 和田市| 常德市| 平阴县| 大田县| 四平市| 清苑县| 齐河县| 阜宁县| 建湖县| 大石桥市| 辉南县| 增城市| 广宗县| 错那县| 酒泉市| 洞口县| 太白县| 聊城市| 罗平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