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歷時7年,FAIR-HF2試驗為HFrEF合并鐵缺乏患者治療帶來新依據。
整理:安一
2025年3月29日-3月31日(當地時間),第74屆美國心臟病學會年度科學會議(ACC.25)在美國芝加哥隆重舉行,呈現了眾多心血管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心力衰竭(HF)作為心血管領域一種嚴重的醫學病癥,全球估計有3800萬患者受其影響。在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鐵缺乏的患病率約為40%-50%。鐵缺乏可導致患者活動耐量下降,影響生活質量,與再住院率升高、死亡率升高顯著相關。
已有研究證實,對于心衰伴鐵缺乏的患者,靜脈補鐵能夠帶來早期且持續的改善,并有助于減少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質量,但此前的臨床試驗大多未充分評估慢性HFrEF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缺乏長期隨訪數據明確其長期療效和安全性;且以往研究多在歐洲開展,對其他地區該人群靜脈補鐵的臨床和研究經驗有限。
在此背景下,Anker教授代表FAIR-HF2試驗的研究團隊,詳細匯報了靜脈補鐵對改善HFrEF的心力衰竭合并鐵缺乏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及死亡率的影響(圖1),為補鐵治療心力衰竭提供了新的研究依據和思路。
圖1 Stefan D. Anker教授匯報現場
試驗背景與方法
FAIR-HF2招募的是射血分數降低且缺鐵的心力衰竭患者。這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歷時7年,覆蓋歐洲6國,共納入1105例HFrEF型心力衰竭合并鐵缺乏癥患者,旨在評估靜脈補鐵(羧基麥芽糖鐵)對心血管事件及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納入標準:年齡≥18歲,已確診為HFrEF(左心室射血分數≤40%),存在鐵缺乏(血清鐵蛋白<100ng/ml或血清鐵蛋白100-300ng/ml且轉鐵蛋白飽和度<20%),以及NYHA心功能分級II-IV級(圖2)。
排除標準:對試驗藥物成分過敏、嚴重貧血(血紅蛋白<90g/L)、近期心肌梗死或不穩定型心絞痛等(圖2)。
干預措施:符合條件的受試者按1: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試驗組接受羧基麥芽糖鐵靜脈輸注,對照組接受鹽水安慰劑。采用隱蔽給藥方式(黑色注射器、遮擋視線等)。研究藥物在基線時和第7天給藥,之后每6個月根據血紅蛋白和鐵代謝指標決定是否追加給藥。研究期間,受試者將每3個月接受一次訪視和評估,直至試驗結束。
圖2 研究參與者的基本信息
主要終點降低但未達統計顯著性,安全性獲確認
1
主要終點事件
(1)心血管死亡或首次心力衰竭住院時間;(2)總心力衰竭住院時間;(3)轉鐵蛋白飽和度低于20%的患者發生心血管死亡或首次心力衰竭住院的時間。
如果終點至少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則認為終點具有統計學意義:(1)所有3個終點比較的P≤0.05;(2)2個終點比較的P≤0.025;(3)3個終點比較中的任何一個的P≤0.0167(Hochberg程序)。
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166例)相比,靜脈補鐵組(141例)心血管死亡或首次心衰住院事件發生率降低了21%(p=0.038),但未達到預設顯著性閾值(圖3)。
在靜脈補鐵組中,總心衰再次住院發生了264次,而在安慰劑組中則發生了320次,減少20%(p=0.1),同樣未達顯著性(圖3)。
圖3 兩個主要研究終點的事件發生率
轉鐵蛋白飽和度低于20%的患者發生心血管死亡或首次心力衰竭住院的事件:在靜脈補鐵組中,有103例患者發生了該終點,而在安慰劑組中則有128例患者發生。靜脈補鐵組中風險比降低21%,但與常規鐵缺乏定義無顯著差異(圖4)。
圖4 轉鐵蛋白飽和度低于20%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
2
次要終點分析
結果顯示,靜脈補鐵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級、6分鐘步行試驗(6MWT)距離和峰值耗氧量均有所提高,而血清鐵蛋白和轉鐵蛋白飽和度等鐵代謝指標也有所改善。這些改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其癥狀負擔。
3
安全性分析
靜脈補鐵組和安慰劑組中分別有269例(48.2%)和273例(49.9%)受試者發生了至少1次嚴重不良事件,兩組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61)。盡管有少數患者出現不良事件,但這些事件大多與心衰本身或其他基礎疾病相關,而非研究藥物所致。因此,可以認為靜脈補鐵在治療心衰伴鐵缺乏患者中是安全的。
綜上,該研究結果表明,與安慰劑相比,靜脈補鐵在治療伴有HFrEF和缺鐵癥狀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然而,對于第二個和第三個主要終點,雖然靜脈補鐵組的發生率有所降低,但差異并未達到統計學意義,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認。
治療降低心衰復發及死亡風險,性別差異顯著
研究團隊還對六項試驗進行了薈萃分析,不僅納入了已發表的數據,還成功獲取了其中五項試驗的詳細數據庫。分析結果顯示,心力衰竭住院和心血管死亡的復發事件在所有隨訪期內顯著降低了19%,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前12個月內,這一終點事件的降低幅度更是達到了28%。具體來說,心力衰竭住院率總體下降了22%,其中第一年降低了31%;而心血管死亡率總體降低了13%,第一年則降低了18%(圖5)。
圖5 薈萃分析發生不良事件風險結果
在進一步的亞組分析中,盡管紐約心功能分級、鐵蛋白水平、血紅蛋白、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轉鐵蛋白飽和度以及病因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并未顯示出顯著性,但性別差異成為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點。女性在接受靜脈鐵劑治療后,心血管事件發生方面沒有顯著獲益,但她們的生活質量和癥狀卻得到了明顯改善;相比之下,男性在接受治療后則顯示出了顯著的臨床獲益(圖6)。
圖6 薈萃分析的亞組分析結果
小結
FAIR-HF2試驗有力地證實了鐵缺乏在心衰進展和預后中的關鍵作用,為心衰治療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更為精確的科學依據。
其次,該試驗為鐵劑在心衰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研究線索,預示著未來可以通過對不同鐵劑類型、劑量和給藥方案的進一步探索,來優化治療方案并提高治療效果。
最后,從臨床實踐的角度來看,FAIR-HF2試驗的結果提醒臨床醫生應更加關注心衰患者的鐵缺乏狀態,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鐵劑治療方案,以期進一步改善患者的預后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責任編輯:銀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