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期,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指示對美國依賴進口加工關鍵礦物及其衍生產品的國家安全風險展開調查。這一舉動,再度將中美關系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此次簽署的行政令,要求美國商務部長依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的授權,對關鍵礦產進口展開調查。涵蓋的關鍵礦產資源包括稀土元素等,其被描述為“國防工業基礎的關鍵構件”,對諸多國防相關設備制造至關重要。若商務部長認定進口關鍵礦產“損害國家安全”,且特朗普決定征收關稅,這些關稅將取代本月早些時候宣布的“對等關稅”措施。
一直以來,美國在關鍵礦產領域對中國存在較高依賴度。彭博社消息顯示,美國有15種關鍵礦產對中國依賴度達百分百之高,另有近30種依賴度超半數。這種依賴,在美國的國防、工業制造等領域體現得淋漓盡致。例如美國國防部此前試圖尋找替代材料制造F-35戰斗機零件,以避開中國稀土供應鏈,最終卻以失敗告終,足見中國在相關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
特朗普此舉,背景復雜。此前,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有所動作,宣布對部分電子消費品豁免關稅,試圖以此為契機,推動中美談判,并期望中國能率先邁出談判步伐。然而,中國商務部在回應中,并未松口,而是指出這是特朗普的第二次調整,敦促其在糾錯方面邁出更大步伐。顯然,中國并未按照特朗普的預期,給予其“臺階”。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試圖通過新的行政令,在關鍵礦產領域對華施壓,期望重新掌握談判主動權,挽回在關稅戰中的“顏面”,同時穩固自身在國內的政治地位,向其支持者展示強硬態度。
特朗普(資料圖)
但特朗普的這一新招,面臨諸多現實困境。從成本角度看,為解決稀土問題,有消息稱特朗普有意繞過聯合國進行深海非法采礦。可深海開采成本堪稱天文數字,以美國當下的經濟狀況,難以承受如此高昂的開支。從技術層面而言,即便成功開采出關鍵礦產,美國也缺乏像中國那樣先進的采礦及提煉技術。正如馬斯克提醒美國高層的,中國真正的優勢在于擁有美國所欠缺的相關技術,這使得美國在關鍵礦產領域短期內難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此外,特朗普持續強硬,也與盟友及中國友國的態度相關。美國對電子消費品豁免關稅消息公開后不久,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不會在關稅問題上對美國有重大讓步,韓國也派出代表團訪華洽談貿易。盟友的態度讓特朗普意識到,對中國的些許妥協,可能引發盟友的背離。而中國的友國,如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喊話歐美,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對與美國談判持懷疑態度,這些都表明中國友國在面對美國時愈發堅定。特朗普清楚,對中國妥協,可能引發一系列不利于美國的連鎖反應。
面對特朗普的新動作,中國并非毫無準備。中國礦產資源豐富,在關鍵礦產領域,已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并且,商務部早前宣布對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以此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這一舉措使得中美之間的關鍵礦產交易陷入停滯,提前應對了美國可能的進一步動作。與此同時,中國在國際上的友好往來不斷。英國商務部長、西班牙首相相繼訪華,歐洲部分國家態度轉變,積極與中國展開對話與合作,這也顯示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并非孤立無援。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此次簽署行政令,雖看似是對華“下新招”,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難以從根本上改變中美在關鍵礦產領域的依賴格局,也無法扭轉中美關系的發展態勢。中國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應對美國的各種施壓,未來中美關系究竟走向何方,關鍵在于美國是否能夠摒棄霸權思維,以平等、尊重的態度與中國展開對話與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