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張松濤 通訊員 劉廣凡 王夢菲
時下,正值番茄成熟時節,走進南樂縣西紅柿小鎮,只見數個現代農業種植大棚整齊有序地矗立田間。走進棚內,一顆顆番茄圓潤飽滿,掛滿枝頭,農戶穿梭其間進行采摘、分揀、裝車,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科技賦能是南樂縣西紅柿產業發展的關鍵密碼。投資 800 萬元、占地 6000 平方米的玻璃聯動智能化育苗大棚,集自動控溫、控濕、噴淋和灌溉等先進技術于一體。大棚內劃分的智能化育苗區、現代農業技術展示區、農產品展示區以及農業技術培訓交流區,每年可培育辣椒、花菜、番茄等各類優質種苗 1000 余萬株,還能實現一年四茬連續生產。依托河南農業大學豫藝公司,小鎮已選育定型 8 個以上優質番茄品種,其中豫優 5 番茄單產每畝可達 15000 - 20000 斤,帶動張果屯鎮 1500 多畝優質西紅柿種植,每畝增收 7000 元以上,顯著提升了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暢通的銷售渠道為南樂西紅柿打開了廣闊市場。張果屯鎮果蔬交易市場年交易量超 3000 萬斤,交易額達 8000 萬元,產品遠銷山東、安徽、寧夏、新疆等省份。此外,當地積極打造電商直播間,借助互聯網拓展銷售渠道,進一步增加了農戶收入。煙之東村黨支部書記趙戰秒介紹,全村80%以上的農戶都在這個西紅柿種植產業鏈上干活,通過品種改良和技術升級,我們的西紅柿品質不斷提升,更讓村民高興的是,隨著蔬菜交易市場的建立,西紅柿在家門口就能賣出去,既省心又增收,真正實現了“種得好、賣得好、效益更好”!
創新機制,聯農帶農共享發展成果。南樂縣張果屯鎮創新完善 “公司 + 村委會 + 合作社 + 農戶” 的聯農帶農富農機制,通過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健全風險防范機制,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使特色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堅實依靠。早在脫貧攻堅時期,聯富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就積極發揮作用,針對部分群眾有技術但缺資金的困境,為農戶提供貸款擔保,動員社員提供就業機會,帶動煙之東及周邊村果蔬種植面積大幅擴張。
三產融合,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總投資 2000 萬元的 “番茄王國” 田園綜合體項目,初步構建起集育種育苗、種植推廣、加工銷售、文旅研學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其中,“番茄鬧海” 主題打卡墻推動了農旅融合發展,而 2024 年 5 月投入運營的聯富大食堂,累計服務群眾超數9萬人次,既解決了產業工人和當地老年人的用餐問題,又成為連接農業生產與民生保障的重要紐帶。
如今,南樂縣西紅柿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 3000 畝左右,優質西紅柿種植面積超 1000 畝,年產量達 7000 萬公斤,帶動周邊 10 余個鄉鎮、近 2 萬名群眾就業,年產值達 3 億元左右。
南樂縣張果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俊朝表示,未來將搶抓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戰略機遇,全力構建產學研文旅全產業鏈條,全力推動張果屯優質西紅柿“農產品+食品+保健品+藥品+化妝品”縱深發展,以產業全面振興保障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審核:張松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