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4月17日,第十二屆“五糧液·明天雕塑獎入圍及獲獎作品展”“明天藝術演講秀暨頒獎典禮”在四川美術學院舉行。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弘揚者,五糧液連續6年支持明天雕塑獎,持續激發藝術創作活力,為中國當代藝術繁榮發展、中華文化全球化表達貢獻和美力量。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國際化視野和參與度的藝術類獎項之一,明天雕塑獎自2013年由四川美術學院創立,旨在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催生后備人才,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壯大繁榮。經過12年精耕細作,“明天雕塑獎”逐步從對藝術作品的塑造,走向對歷史、文化及社會的深度思考與構建,參與的藝術家、國家/地區數量屢創新高,累計有2368位青年藝術家名藝術家申請參與,涉及16個國家/地區,征集作品6542(件/組),在中國雕塑領域構建起卓越影響力。
美酒與雕塑同為文化載體,凝聚匠心智慧,歷經時光淬煉。五糧液自2019年成為“明天雕塑獎”獨家冠名伙伴以來,與明天雕塑獎攜手,持續為青年藝術家的創新與發展搭建平臺,以材料重構時空,用凝固的形體重釋流動的哲思,深刻探討人、物、環境間的共生關系,不僅為“當代性”注入新的內涵,也向世界展示著中國文化的魅力,彰顯著新時代中國的文化自信與蓬勃活力。
本屆五糧液·明天雕塑獎于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6日面向全國及海外進行作品征集,共收到來自中國、韓國、英國、德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及地區的873件(組)有效報名作品。經過3輪評審,20位國內外藝術家入圍。經過最終評審,申子葉、柯佳敏、錢寧越榮獲明天雕塑獎年度獎藝術家,張增增和李小松榮獲年度公共藝術獎,艾格格榮獲年度大獎。
業內人士表示,雕塑與美酒均是無國界的語言。五糧液·明天雕塑藝術盛宴持續上演,不僅見證了中國雕塑的先鋒探索,更成為五糧液“和美文化”的創新表達載體。正如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雕塑學會秘書長、明天雕塑獎聯合創始人孫振華在典禮上所言,五糧液與藝術創作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從來源上看,五糧液精選五谷雜糧為原料,恰如藝術創作源于對社會生活的深刻提煉;從過程而言,二者皆歷經嚴苛的遴選標準與復雜的創作工序,體現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成果而論,藝術作品的震撼力與五糧液的醇厚芬芳,均達到了不可言喻的美學境界。這種從選材到呈現的全過程共鳴,彰顯了物質釀造與精神創造在追求極致層面的統一性。
近年來,五糧液堅定文化自信,不斷推動傳承創新,以“和美”文化為紐帶,構建“名酒+藝術”跨界IP對話平臺。從贊助《十八洞村》《紅星照耀中國》等優秀電影作品,到跨界攜手首屆“金熊貓獎”、亮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秋晚”以及湖南衛視《歌手2024》《中餐廳8》,再到冠名華語青年作家獎、《中國作家》陽翰笙劇本獎、中國詩歌大賽等文藝項目,五糧液持續推動白酒與雕塑、詩歌、文學、影視等藝術文化的深度交融。
五糧液相關負責人表示,五糧液將繼續推動“文化五糧液”建設,厚植品牌文化底蘊,推動各類藝術在與時俱進、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助力中華文化創新全球化表達,釋放跨越時空、超越國度的自信魅力,讓世界更好地了解并愛上中國文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