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韓飏)為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生產風險隱患的監督,今天,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一批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引導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助力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服務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建設。
2023年1月至今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特種設備安全領域公益訴訟2174件,提起訴訟7件。本次發布10件典型案例不僅涉及電梯、鍋爐、起重機械、壓力容器、大型游樂設施等多個類型的特種設備,而且涉及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檢驗檢測等不同環節。這些案件線索既有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自行發現的,也有人民群眾、“益心為公”志愿者舉報反映的,還有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轉化而來的,具有較強代表性。
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老舊小區住宅因無電梯設施,影響老年人的出行便利和生活質量,居民增設電梯需求迫切。在"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案"中,四川省人民檢察院聚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針對安裝、使用等環節存在的安全監管漏洞,選定老年人數量多、老舊小區數量較多的都江堰市,結合人大代表意見建議,指導開展專項行動并在全省部署。成都、達州、德陽、南充、瀘州等10個市、州檢察機關積極落實省檢察院要求,督促相關部門加強電梯安全監管。截至目前,四川省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電梯安全隱患公益訴訟案件52件,制發公益訴訟檢察建議49份,督促整改5000余臺電梯安全隱患,助推惠及30余萬群眾的加裝電梯規范建設。同時,成都市人民檢察院提出社會治理檢察建議,推動出臺工作細則,健全完善住建、民政、市場監管等10部門分工負責、協同監管機制,從源頭解決因使用管理不當導致的運行安全風險問題,將電梯安全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為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提供安全保障。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內容,著力解決群眾尤其是老年群眾上下樓不方便的問題,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負責人表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不同于新建小區安裝電梯,看似是一個小工程,但實際上涉及土建、電力、燃氣、電梯安裝及使用管理等單位,環節眾多,一旦管理不到位,會導致加裝的電梯存在安全運行風險,也因此與老舊電梯更新工作共同成為當前電梯安全監管的兩項重要內容。
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檢察機關將密切關注與人民群眾、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電梯、大型游樂設施、起重機械、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的安全隱患,堅守法律監督憲法定位,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大辦案力度,切實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