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陳曉雯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人物信息已模糊處理,請勿對號入座
民政局數(shù)據顯示,2023年全國繼承糾紛案同比增長37%,每10起案件就有3起涉及旁系親屬爭奪。我握著母親的死亡證明站在公證處門口,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會成為這個冰冷數(shù)據中的一員。
舅舅在家族群發(fā)來的語音還帶著哭腔:「你媽生前答應把商鋪給我兒子結婚用」。可就在上周,我親眼看見表弟開著新買的保時捷去夜店,車尾貼著「拆遷暴發(fā)戶」的貼紙。這個四十歲還沒固定工作的啃老族,突然說要拿商鋪開奶茶店。
中國政法大學《遺產繼承調研報告》指出,52%的遺產糾紛源自被繼承人生前口頭承諾。母親確實說過商鋪留給表弟,但那是在我被家暴離婚無家可歸時,舅舅說「嫁出去的女兒別回來丟人」之后說的氣話。
律師朋友幫我查到商鋪所在街區(qū)即將舊改,每平米補償價是現(xiàn)價的3倍。舅舅突然在守靈夜掏出泛黃的遺囑復印件,紙張折痕卻簇新得可疑。七大姑八大姨的指責聲里,我數(shù)著香爐里將盡的香灰,終于明白母親為什么總說「親戚盼著你過得慘」。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說過:「親情PUA往往始于道德綁架」。我連夜把商鋪掛上中介網站,按舅舅說的「市場價」打了七折。第二天看到他在小區(qū)門口撒潑罵街時,忽然想起母親化療時他發(fā)來的短信:「反正治不好別浪費錢」。
當公證員宣布法定繼承順序時,舅舅突然癱坐在地哭訴「沒良心」。我摸著包里母親的診斷報告,最后那行「建議親屬配型」的字跡還鮮紅著。走出法院時暴雨初歇,地上破碎的親情倒影里,誰還記得那個為給表弟湊彩禮錢逼我輟學的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