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靜安區紅色資源與大思政課深度融合試點工作推進會舉行,“靜安紅課堂”品牌項目在推進會上啟動,將打造富有靜安特色的紅色“實景課堂”“行走課堂”。
靜安目前有百所中小學,持續與全區10個重點紅色場館、紅色主題展以及1個紅色文化街區開展結對共建,已形成“十館一路連百校”的聯動工作格局,基本實現了全區館校結對全覆蓋。靜安區將充分運用106處紅色資源舊址、遺址,深入發揮紅色場館的專業優勢與學校大思政課程的教學優勢,積極打造“青少年友好”場館,探索建立館校合力育人長效機制。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承擔著培養時代新人的重任。會上,靜安區宣布成立“靜安區紅色思政課程資源包研究共同體”,將統籌發揮好區級思政課教研員、紅色場館講解員、思政課教師、青少年學生多方參與力量,建立常態化“雙師雙研”機制,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紅色文化有機融入“大思政課”,開發一批高質量的思政課程、打造一批實踐教學項目,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教學實踐案例。
推進會還發布上線“靜安紅課堂”品牌項目。“靜安紅課堂”品牌項目依托靜安深厚紅色文化底蘊,充分發揮 “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育人功能,探索打造富有靜安特色的紅色“實景課堂”“行走課堂”,將思政課堂從校內向校外延伸,把青少年帶到紅色資源舊址遺址及紀念場館,在歷史發生地開展專題教學、參觀教學、情感教學、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讓青少年“沉浸式”親身感受歷史事件的發生,把課堂理論講授與現場體驗等實踐教育相結合,實現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發揮實踐育人實效。
去年以來,靜安區積極開展先行先試,全力開展紅色資源與大思政課深度融合試點工作。去年11月,靜安區委宣傳部聯動多部門共同制訂發布了《靜安區關于開展紅色資源與大思政課深度融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從頂層設計發力,推動構建起常態化紅色文化育人體系。
推進會上,“靜安區紅色資源融入大思政課建設工作聯盟”啟動。下階段,工作聯盟將推動紅色文化與大思政課深度融合,著力構建政府、學校、紅色場館、社會等各方面、各領域共同參與的協同育人“教聯體”,把紅色文化教育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環節。
原標題:《靜安發布“紅課堂”品牌,打造紅色“實景課堂”“行走課堂”》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唐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