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工作較為忙碌,常常會將養生細節給忽略掉。其實呢在飯后的半小時這個時間段,它可是身體吸收營養以及調理代謝的重要時刻哦。好好利用這段時間,便能夠以較少的付出獲得較好的效果,從而改善健康狀況。今天就來分享5個既簡單又容易做到的養生習慣,只要堅持去做,腸胃會更加輕松,氣血也會更加通暢!
一、飯后靜坐10分鐘,護胃助消化
中醫常說,“吃完飯之后,稍微緩緩地走一走,能活到九十九。”這里的“走”指的是并非很劇烈的步伐,不是那種極為激烈的運動。要是剛吃完飯就去進行鍛煉,那就或許會讓血液流到四肢去,如此便會干擾腸胃的消化進程,甚至還可能引發腹脹、胃下垂之類的狀況。所以這一點務必特別留意。
?正確做法:飯后靜坐10分鐘,閉目養神,讓血液集中幫助胃腸蠕動
二、輕揉腹部,促排便防便秘
飯后30分鐘,是按摩腹部的黃金時間。而且以掌心圍繞肚臍,輕輕松松地順時針打圈按摩(力度稍稍輕柔),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緩解便秘的情況,其實特別適合那些長時間坐著的族群。
小技巧:搭配溫熱掌心效果更好,睡前按摩還可改善睡眠
三、喝一杯養生茶,解膩又暖身
飯后不宜立刻大量飲水,但半小時后可以喝一杯溫和的養生茶:
山楂陳皮茶:消食化積,適合吃油膩后;
紅棗生姜茶:暖胃驅寒,適合體質虛寒者;
玫瑰花茶:疏肝解郁,緩解壓力。
四、簡單拉伸,緩解久坐疲勞
長時間坐著易導致腰背酸痛、代謝下降。飯后半小時可以做幾個溫和的拉伸動作:
靠墻站立法:后腦勺、肩、臀、腳跟貼墻,改善體態;
扭腰轉胯:雙手叉腰,緩緩地、左右地進行扭轉動作,以此來促進腸道的蠕動。
五、閉目養肝血,放松心神
中醫覺得,“肝與目有相通之道”,長久地使用眼睛,會損耗肝之血液。飯后呢閉上眼睛休息10分鐘,亦或是眺望那綠色的植物,能減輕眼睛的疲憊,而且還可以協助肝臟排出毒素。
養生無需大動干戈,抓住日常細節就能事半功倍!飯后半小時的“黃金時間”,你通常是怎么利用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習慣
關注我,獲取更多實用養生干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