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規范、約束行政權力,提高服務意識,城市如何讓人感受到尊重和善待,這也是各地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城市軟實力的題中應有之義。
▲重慶榮昌鹵鵝近期受到了廣泛關注。圖/榮昌發布公眾號
文 | 柯銳
重慶榮昌鹵鵝最近火了。
據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報道,4月16日,在重慶市榮昌區網絡經濟暨鹵鵝產業發展金點子征集座談會上,區委書記高洪波說:“榮昌要火爆,游客要來,怎么辦?那很簡單,停車免費。交警不是來貼罰單的,城管也不是來掀地攤的,交警是維護交通秩序的、為人民服務的,城管是維護城市環境的?!?/p>
高洪波的這一番話,源自重慶榮昌鹵鵝的走紅。近期,重慶市榮昌區“鹵鵝哥”因在多城追隨投喂國際網紅“甲亢哥”而被網友熟知,這一熱點事件讓榮昌地方特色美食——榮昌鹵鵝受到了廣泛關注。
鹵鵝走紅之際,為了接住這波“潑天的流量”,重慶榮昌區立即行動了起來,如舉行新聞發布會,制定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區委書記高洪波關于“交警不是貼罰單的,城管不是掀地攤的 ”言論,則進一步體現了城市的“寵粉之道”。
這種對待游客的昭昭誠意,其實不只是網紅城市的“專利”,而是道出了現代城市治理的核心要義,這對所有城市都有普遍意義和參考價值。
榮昌鹵鵝的走紅,始于一個草根網紅“鹵鵝哥”的執著?!胞u鵝哥”林江輾轉五座城市,追隨國際網紅“甲亢哥”,并對其“投喂”家鄉美食,最終讓這道地方特色美食出圈走紅。
難得的是,榮昌區政府并未讓這份民間熱情獨自燃燒,而是迅速與之形成互動和呼應。這種互動,讓流量紅利得以擴大。
在4月16日的“金點子”座談會上,高洪波關于“交警不是貼罰單的,城管不是掀地攤的 ”的一席話,道出了城市接住流量的“密碼”,也引發了網友共鳴。
其實,政府職能的轉變和服務意識的重申,正是榮昌、淄博、哈爾濱等一眾網紅城市成功經驗的精髓——用誠意留流量,促“網紅流量”變“經濟增量”“城市能量”。
榮昌鹵鵝的走紅,令人聯想起此前火爆網絡的淄博燒烤。
淄博燒烤走紅初期,山東首次開行“美食專列”,并安排加開24趟列車往返濟南到淄博,文旅局長親自到場介紹,組織志愿者服務游客。此外,當地政府嚴管市場缺斤少兩,嚴懲宰客行為,維護市場秩序。這些措施讓游客感受到了淄博的誠意,受到網友點贊。而此次榮昌“鹵鵝”走紅,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
風起于青萍之末。網絡時代,城市的走紅“出圈”往往由一兩件偶然的“小事”觸發。很多城市其實不乏這樣的“觸發點”,但城市能否敏銳地發現這些“觸發點”,隨后將短暫的網絡熱度接住并進一步擴大熱度,進而轉化為促進城市發展的新動能,則考驗著城市治理者的誠意與智慧。
從淄博燒烤,再到榮昌鹵鵝,不難發現,真誠的態度、規范的管理、務實的服務,才是網紅城市吸引客人的最好“味道”。
榮昌區政府在鹵鵝走紅后的系列舉措,特別是區委書記“交警不是貼罰單的,城管不是掀地攤的 ”表態,不僅展現了當地順勢而為的敏感,更體現了規范、約束行政執法權力、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自覺意識,這為網紅城市接住“潑天流量”提供了生動范例。
如果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看,榮昌這樣的“寵客之道”其實并不限于網紅城市,而是對各地城市的治理都有普遍性參考價值。
如何有效規范、約束行政權力,提高服務意識,城市如何讓人感受到尊重和善待,這其實也是各地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城市軟實力的題中應有之義。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重慶榮昌等地的做法,其意義實際上超越了網紅城市和流量的范疇,有著更廣泛、更深刻的意義。
撰稿 / 新京報評論員 柯銳
編輯 / 王言虎
校對 / 李立軍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并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后支付稿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