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
時隔三月,英偉達(NVIDIA)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再度到訪中國,表示希望與中國合作,引發科技圈廣泛關注。
這位在全球AI浪潮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此番行程尤為耐人尋味。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7日晚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英偉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以黑色皮衣出名的黃仁勛在這次到訪中少見地穿上了西裝。
黃仁勛。(圖源:央視財經)
黃仁勛在17日還會見了英偉達的客戶,其中包括AI初創企業DeepSeek的創始人梁文鋒。
在中美科技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黃仁勛的每一次現身都被外界解讀為風向標。那么,他此行釋放出了什么信號?
黃仁勛此行為何?
黃仁勛曾在北京舉辦的答謝迎春會上表示,英偉達在中國已經有25年的歷史,通過Geforce顯卡,公司比很多科技企業都要更早進入中國。
“英偉達在北京、上海、深圳擁有近4000名員工,在過去數年間增長了將近60%。”黃仁勛指出,中國員工的流失率是全球最低的,每年離職率僅為0.9%,而英偉達全球員工的年化離職率為2%,一些科技公司員工的年化離職率則可能高達20%。
從英偉達發布的截至1月26日的2025財年第四財季財報可知,期內實現營收393.31億美元,同比上漲78%。黃仁勛也在電話會上表示,預計中國業務在2026財年第一財季的營收占比與第四財季和之前大致相同,“約為出口管制實施前的一半”。
當下,中國在自動駕駛、機器人、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的AI需求旺盛。黃仁勛此行,可能也在探討與更多初創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可能,擴大英偉達在中國AI生態的布局。
在AI更新換代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英偉達也需要抓緊時間向中國市場推廣最新架構的GPU產品,如H200、Blackwell架構芯片等。
“面對不斷變化的政策環境,黃仁勛個人出面,與合作方建立更深層的溝通渠道,也是一種風險管理策略。”業內分析師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黃仁勛親自到訪可以傳遞出“英偉達重視中國市場”的信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因政策摩擦帶來的不確定性。
黃仁勛此前多次到訪中國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黃仁勛并非首次在關鍵時刻訪問中國。過去幾年,他的訪華活動呈現出幾個特點:
2023年6月,黃仁勛接受采訪時強調了英偉達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盡管當時中美關系緊張,他仍公開表示希望繼續為中國客戶提供服務。
2023年8月,據多家媒體報道,黃仁勛曾低調訪問上海,與多家中國企業高層舉行閉門會議,討論定制版AI芯片的合作可能。這一舉動被解讀為英偉達應對美國出口限制、調整對華產品策略的重要動作。
2023年底,英偉達推出“中國特供版”AI芯片后,再次接觸中國市場。
在美國新一輪出口禁令出臺后,英偉達迅速調整產品,推出性能稍低但符合政策要求的H20、L20系列芯片。期間黃仁勛多次表達對中國市場“不離不棄”的態度,并安排高管團隊頻繁拜訪中國主要客戶。
2024年初,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4)期間,黃仁勛在公開演講中強調:“AI是一場全球運動,中國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一表態被外界視為為后續繼續拓展中國市場鋪路。
每一次訪華,黃仁勛似乎都緊扣著“穩定客戶關系、適應政策變化、探索增長機會”這三條主線。而此次訪問,延續了這一邏輯,但在當前全球AI競爭更激烈、出口管制更復雜的背景下,其意義更為敏感和微妙。
黃仁勛此行,既是出于商業考量,也是對未來局勢變化的一種提前布局。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英偉達在中國的發展將更加謹慎,但不會輕易退出,無法忽視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與豐富的創新生態。
隨著AI技術革命的加速推進,中美之間的科技競合也將持續深化。未來,英偉達或許會在中國市場采取更多靈活多樣的策略,比如加強本地合作、支持生態建設、投資AI初創公司等,以鞏固自身在全球AI版圖中的重要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