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開放的時候都是在清晨。早晨我們起床以后,發現蓮花都開了!
為什么中午以后,到了傍晚,蓮花苞就都關閉了呢?因為午時一過,能量往下走了蓮花苞就關閉了。
等到子時一過,能量又往上走了,蓮花苞又全都都打開了。
我們人體生理的機能運轉與自然界的植物是一模一樣的。
越是精力衰弱的人(或者講身體虛弱的人),他的欲望越重。
為什么呢?因為他的精力(或者說元氣)不充足,體內就有足夠的空間讓它來流動,它就會亂串。
而當一個人精力充沛的時候,它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力量,越是充滿越不容易走動,所以他的欲望很少產生。
它既然是一個完整的能量體,就不僅不會往下走,還會往上升。
因為我們身體里邊有一種力量,它本身就是來自宇宙里面所以它很容易和宇宙的力量相應、溝通、相吸。
可是我們往往由于體內的能量消耗太多,沒辦法往上升,只能夠往下沉。
人身有365個大穴,對應地球公轉太陽一周。地球公轉太陽一周是365天,易數以9為最大,以9歸真,所以人身每個穴位應填滿9口真氣。
人坐禪時,六根清靜心志既不散亂也不昏沉時,每一刻鐘能化一口真氣。
當真氣化生時,由督脈上行百會再下行到口腔時,會化成一口清而甜的玉液(口水),把這口玉渡咽下去,勝過服一支人參,補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臟六腑,推動百脈千經。
當你練習到一定程度,體內的能量往上升的時候,它自然而然就和宇宙的力量緊緊地吸在一起。
因為體內的這股力量本身就是來自宇宙里面的一部分。因此它很容易又被吸上去,回到源頭。
可是我們現在很少有人能夠把生理上的能量修充足,而且還能夠保證它不外漏,如果你能夠做到的話,這股能量就會轉過頭來,從下往上升。
如果你能夠把這股能量修充足,而且不讓它漏掉,它就會呈圓形(督脈上升,任脈下降呈圓形,又從中脈往上升)往上升。
所以當一個人的精力足了,保持不漏的話,它就往上升變成氣。這個氣不是呼吸之氣,是元氣。
你如果降伏了這股氣,讓它繼續往上,升到頭頂就變成“光”。在下邊是精、在中間是氣、在頭頂就是神,或者叫做光。
他把下邊的能量,由精變成氣,把氣變成神光散發出去了,既然我們人體可以通過五谷雜糧吸收能量,再把體內的能量釋放出去,也就能夠把宇宙的能量吸收進來。
但是你必須達到全身八萬四千毛孔都張開了以后,才能吸收外邊的能量,既然能夠吸收外邊的能量,也就意味著你體內的能量可以(通過八萬四千毛孔)釋放出去!
如果這個時候你不休息,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體內的能量就很難回到它的源頭。
“源頭”一是指丹田,二是指身體的各個臟器。身體工作了一天,到了子時是要休息的時候了。
當我們這個時辰休息,氣血全部回到五臟里,補充了以后(五臟吃飽了),過了子時,能量又要從五臟里面分布到身體的每個角落,又開始工作了。
我們體內的能量,在頭上是“神”,在中間叫做“氣”,在下面就變成“精”。
修煉了以后,就由精變成氣,由氣變成神;你如果不修煉,有欲望,就由神變成氣,由氣變成精,有精就有欲望。也就是說精、氣、神它是一個東西。
為什么必須要中脈暢通呢?這個中脈就是我們人體的中樞、中軸,相當于一支蓮花的蓮桿。
我們頭頂這朵蓮花要想開放,必須要蓮桿吸足了養份,不斷地往上輸送。日夜地輸送,這個蓮花苞脹得滿滿的、脹足了,蓮花一下子就打開了才出去了!
那么這個“修煉”,就是要把體內足了的能量從背后面升上來,再從前面沉下去,再從中脈回上來。
經過眉間、鼻梁、下巴下到胸口(順著任脈),到了這個三江口(即會陰穴)。
你降伏住了,這個能量從前邊降下來,就再也不走后脊背了。因為它已經走了一個圓、陰陽交合已經走完了,它就直接開始進入中脈了。
當能量進入中脈的時候,整個人都沒有力氣了,因為能量不在肌肉里面了,而是進入中脈了。
當進入中脈以后,你繼續修煉,這個時候就需要“保養”了,不要講話,整天閉著眼睛,你動個念頭,這個能量就出去了;
你一開口說話、一做事、一考慮問題能量就全部消耗了。就不進入中脈了還會往下走。
最終,一個人的能量已經達到了頭頂,已經快破了,所以“激靈”一下,他開悟了,他破了。
大家看那個蓮花苞,它沒有開的時候花瓣一層包著一層,花苞的頂端有一個開口。能量不足的時候,它不開,等到能量不斷地輸送,充足了,它就會慢慢、慢慢打開。
如果花苞沒有這個先天的裂縫,它能量足了的時候,它就有可能從花苞的其它地方打開,不一定都在頂端打開。
有許多人駝背,就是因為他體內的能量不足,當他體內的能量足了,進入了中脈以后,腰桿自然就挺直了。
為什么要靜心?為什么要六根關閉?
就是要凝聚能量。現在我們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使能量充足,可是我們往往都是充足了以后又都漏掉了!
你如果不想讓它漏掉,就必須要通過一種方法,使它進入先天的軌道。
任、督二脈就是先天的軌道。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中脈,它是中樞。
你干任何事情,只要是心靜下來,六根關閉,能量就會不斷地往上輸送?。ǜ嘈扌兄R請關注修行科學公眾號)
愿讀此文者,皆開悟見性。
愿轉此文者,皆圓滿人生。
愿贊此文者,皆神性具足。
隨 喜 打 賞
- The End -
修行科學平臺內容由多個不同領域修行者與科學工作者編寫或提稿。這些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參考之用,不一定代表運營者意見,亦不一定完全正確,請客觀思考,不盲從,不排斥。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郵件聯系:luchen0209@163.com,我們一定會及時更正。
加微信加入修行交流群
- 修行科學工作室 -
“修行科學”平臺旨在傳遞修行智慧,探索生命科學真諦,了悟人生,與自然和諧共生;集眾家智慧多維視角,詮釋自然萬物背后的奧秘,結合東方智慧與科學,來弘揚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定期推送修行智慧、前沿科學、修煉秘法、易經數術、風水法術、中醫養生、人體科學等大量相關內容。
修行科學公眾號
修行|科學|生命|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