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來越傾向于讓事情發生,而非“要”事情發生
“讓”指不爭,不求,而“要”則是期盼著事情向自己想要的發展,世事無常多變,不要刻意去追求,順其自然。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笑看風云變化,未必不是一種境界。
二、臉龐經常浮現笑容
這種笑是無意識的笑,或者說會心一笑,心主喜志,心通則喜,喜則笑,臉龐經常浮現笑容是看通一切的會心一笑,是內心覺悟通明的一種表現。
三、感覺和人們與大自然有深切的連結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深刻地揭示了人們“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大道。
當有這個表現,你已悟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
四、心中充滿感激之情
當你靈性覺醒,你會感到身邊周遭的事物充滿感激之情,感恩自然的恩惠,感恩家人、朋友、親人、恩人、師長、同學、同事的支持。
五、越來越多自發的思考與行動,且非受到過去經驗之恐懼感驅使
當你靈性覺醒,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自發的理性思考,不會有因過去經驗而對某些事情感到恐懼、害怕,用量子靈性思維去思索眼前的事物。
六、越來越能安然于當下
當你靈性覺醒,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寧靜內心,能無所住而生其心,活在當下,用心生活,得失淡然。
七、越來越沒有擔心害怕
當你靈性覺醒,你就會明白,擔心害怕其實是一種詛咒,對于我們所關心的人,不管是家人、朋友、親人、恩人、師長、同學、同事等,也都要給予全然的祝福,這樣,不用因擔心掛念而讓自己睡不著,而且“心想事成”,我們的祝福一定會實現,把擔心丟掉,讓祝福常在,一切都會幸福美滿。
八、對沖突越來越沒興趣
當你靈性覺醒,你就會發現,你會慢慢放下壓力,放下過去,放下抱怨,放下狹隘,放下懷疑,當放下這一切,自己自然不會與人沖突,也不會對他人沖突感興趣,那只是沒有明白道理的人會做的事。
假如你少爭,就會少生煩惱;假如你少怨,就會多一些和善安寧。
當一件事發生時,不妨想想對自己的傷害,再想想別人的難,寬容別人等于愛自己,原諒別人等于疼自己。
九、越來越少去詮釋他人的行為
當你靈性覺醒,你會發覺,以歡喜心看人,人人良善;以指責心問人,處處缺點。
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面,多一份為人想,多一些觀心自省,就多一份平靜、豁達。
十、對評價他人越來越沒興趣
當你靈性覺醒,你會發覺,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人與人之間應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少一些誤會,少一點紛爭。
自然也不會以自己的眼光與認識去評論一個人或判斷一件事的對錯,因為那樣都是片面的,是起偏執心的表現。
十一、對評價自己越來越沒興趣
當你靈性覺醒,你會發現身靜養氣,氣靜養心。內心自在與否,不在于身外之物,身心解脫與否,也不是他人能帶來的,而這些只在于你能否修好你的心。他人的評論只是身外之物而已,何須放在心間。
十二、越來越有愛而不求回報的能力
當你靈性覺醒,你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有愛,對周遭的事物心里感激,也會布施你的愛,布施時也能心存喜舍,不求回報。(更多修行知識請關注修行科學公眾號)
愿讀此文者,皆開悟見性。
愿轉此文者,皆圓滿人生。
愿贊此文者,皆神性具足。
隨 喜 打 賞
- The End -
修行科學平臺內容由多個不同領域修行者與科學工作者編寫或提稿。這些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參考之用,不一定代表運營者意見,亦不一定完全正確,請客觀思考,不盲從,不排斥。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郵件聯系:luchen0209@163.com,我們一定會及時更正。
加微信加入修行交流群
- 修行科學工作室 -
“修行科學”平臺旨在傳遞修行智慧,探索生命科學真諦,了悟人生,與自然和諧共生;集眾家智慧多維視角,詮釋自然萬物背后的奧秘,結合東方智慧與科學,來弘揚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定期推送修行智慧、前沿科學、修煉秘法、易經數術、風水法術、中醫養生、人體科學等大量相關內容。
修行科學公眾號
修行|科學|生命|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