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減脂行動說拜拜^_^
——今天的編輯 譚孃
成都的面,從早賣到晚。甚至賣個通宵。
相比起半夜的串串火鍋燒烤,在半夜吃面,是別樣的情調。不必考慮升糖帶來的困倦,不必著急快速刨完趕赴下一程,在半夜吃面,是鬼飲食里最小單位飽腹的狂歡。
白天的館子落幕,夜晚的攤攤從街角冒出,碼不準哪一個最好,嘿,看哥老倌些拎起酒瓶瓶兒往哪走就最對。不得不承認,半夜的面比白天的要好吃一百倍,就像那句:
半夜的面,香得鬼都要跳出來嗦兩口!
幾兩鱔魚面
武侯區兆景路305、307號
離武侯山姆并不遠,吃膩了山姆餐廳的朋友可以在巨大商場中馬拉松后驅車前往。
保利花園底商,奇怪的拐角戶型把點面和吃面區隔開。本無太大吃面興致,但菜單上的“菇雜面”和“滑肉面”引人入勝,就決定把鱔魚面當成基本款來橫評。
燒椒泡菜和飲料不限量供應,汽水機隨便接,怎么不算山姆分姆呢。
菇雜面很有意思,幾乎沒見過的搭配,即雜醬+炸干的香菇粒,臊子給得很足,把面蓋得嚴實。
攉轉后更是裹得均勻,不過略干,少加兩勺面湯干濕度更合理。
35塊錢的鱔魚面真是劃算,面上的幾坨肉已經是普通鱔魚面標配分量,沒成想下了筷子還能從底下翻上來更多。燒耙的蒜,另外還有鵪鶉蛋點綴。
面碗都是實打實的大,兩人座的小方桌放三碗面都顯得有點心有余而力不足,嚴重懷疑老板錯把二兩當一兩在賣。余光撇見隔壁桌三兩面,更夸張,只恨不是用腳盆在裝,面幾乎快撲出來。
至于味道,也是真的香,菇雜和鱔魚面都是可以讓嚴重鼻炎患者吃出好味的濃香,就顯得泡椒雞雜遜色了許多。
免費小菜中,燒椒遠勝泡菜,用二荊條做燒椒,辣,也舍得,適口性蠻高,建議品嘗。
樊記干撈牛肉面
武侯區錦繡路44號附1號
樊記在全成都的連鎖店很多,但保利這間店的含金量不消多說,常年混跡于此的朋友們懂得都懂。
24小時營業時間里,售賣內容一致,但要我說,最好吃的面永遠在后半夜。
彼時科華路比現在更熱鬧,哪怕施工打圍了好幾年,也無法隔斷時髦的年輕人們穿梭其間,聽歌、蹦迪,音樂與酒精掌握著科華路的凌晨。
從密閉的空間中穿越而出,帶著被煙熏入味的頭發和恍惚的神志腳踏實地地站在地面上,第一件事一定是覺察到體力被消耗殆盡。周圍補能的方式很多,夜炒飯、路邊攤,或者永遠接納你的樊記干撈。
依照饑餓程度點一或二兩面,溏心蛋是一定要加的,人多再點份蹄花,要碗帶絲湯,這一輪下去身體都重新熱乎起來。甚至可以清醒地坐上回家的第一班公交車。
樊記的面很粗,很管飽,老板很是推薦加份脆哨,人有時候可以聽話,加了真的很好吃。分量可以無差別秒殺以雙臊聞名的全欣面。
熱乎乎的面攪勻攉轉,泡在鹵汁里的溏心蛋冰涼,兩番對決下,即便神智不清也足以印象深刻。
蹄花湯和帶絲湯都是解酒神器,尤其是在冬天,一口必然回魂。
后半夜的樊記是很精彩的,不管是哪個國家來的DJ,都可能和你坐鄰桌;當紅樂隊的貝斯或許也摸索著來補能;上一秒還在吃下一秒就睡著也是常事,吐了也更尋常;普通人的愛恨情仇被放大,不用音響也能要每桌聽得清楚。當然,店里上了歲數的煮面師傅和服務員,最清楚。
天全椒麻雞(雅安)
名山區茶都大道221號
這是家在大眾點評上都沒幾條評論的小店,歸根到底這個店名對于雅安來說屬實過分大眾,且名山距離雨城區尚有距離,幾乎是家服務本地人的24小時營業小店。
偶有一次從名山下高速,已是半夜,轆轆饑腸下盲選了這間地稅局附近還在營業的小店,沒成想是撿到了寶。
價目表上,大部頭被粉面抄手占據,小菜種類不多但各個有特色,倒是招牌的椒麻雞被擠在了最角落,分量有大有小,任君選擇。
格外推薦的單品被單拎出來給了示意圖,事實證明人在餓慌的前提下還是會很挑,除了碼不準份量,該有的評價標準不會丟。
喜好肉食,大肉面看起來就格外耀眼;渣渣面,不尋常的臊子,各來一份,都是成都市區不常見的搭配。
涼菜區有葷有素,肉菜以豬蹄、鹵雞腳肥腸等為主力,鴨腳板泡在糊辣子里,擺放在保鮮柜上,格外誘人。素菜10元一份,可以三拼。
一樣來一點就很豐盛了,不管是吃夜酒的,還是像我這樣半夜才吃上飯的,都可以用小菜把面擠成配角。起碼從盤子數量上來說是這樣的。
實物與宣傳圖幾乎一模一樣,大肉面里一整坨燒肉大小都一致,燉得耙乎軟爛,很叫人大快朵頤。
渣渣牛肉與邛崍版本不同,由細長的牛肉絲搭配芹菜燒制而成,燒得入味但不老,和加了芝麻但不辣不油膩的紅湯一起,甚是有滋味。湯中花椒勁麻解膩,可以達到喝面的水平。
小涼菜與鹵味之間的平衡感相得益彰,來過的兩次都有遇見自帶白酒啤酒來的中年好友,或者吃不下面了,就點上幾小碟肉和菜,就酒也是剛好。
夏天,冬天,任何一個季節的后半夜,這家店都不缺人來人往,往往都是坐下時稀疏,不時就滿座,再以此循環,面鍋里的水霧一直上升。
楊記鱔魚面(溫江)
溫江區南浦路東段51號
楊記鱔魚面只在晚上營業,通宵,把溫江出租車師傅和市五醫院附近居民的胃照顧巴適?!袄献痔枴弊謽颖浑[去,是否資格心間判定。招牌上也有兔頭、醪糟粉子蛋和拌雞片,可進店一問,都已齊齊下架。
原因大概被歸為現做的鱔魚臊子太耗時,精力有限的夫妻二人決心將面做好,這才只剩下面、咸鴨蛋和少許鹵菜。以及一缸泡菜。
用一缸來形容不為過,缸里蓮白蘿卜各占一半。等待老板在后廚燒鱔魚的時間,就能空口吃下好幾碟。
老板娘更多的是打下手,切切菜,再來開心消消樂,不到夜里十二點的時光總是閑暇的。
過了十二點,店里將呈現出另一種盛況。座椅坐滿,鍋氣不斷,小跑在前后廚房的老板更加快速度,現燒好的鱔魚香氣在來回間傳到每一桌。
鱔魚面不分大小份,吃得多就多煮面,吃得少就少煮面,臊子還能多加一份。雙鱔在此只指數量不講品種。
親自把控的鱔魚著實燒得好,處理干凈的鱔魚湯濃味鮮,當作澆頭蓋在面上,和碗底的佐料一起緊抱彈牙的細面。
或許是澆頭過于鮮美,才會讓面的味道更顯清淡,以此中和,是讓人不要忘了搭配一起吃才是最佳。
蒜頭耙和,泡紅椒酸辣,這一鍋精彩匯于一碗,給夜晚最完美的交代。
你有哪些半夜會跑去吃的面,或者半夜吃到覺得格外好吃的面,歡迎和大榜分享!
今日編輯 | 譚孃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屬于夏天的光影
@丸
@貓寧安七
@yep_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