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12部門發布“健康消費”專門文件,重點提到藥店,涉及營養保健、處方流轉、執業藥師、合理用藥、慢病管理...
國家12部門發文,重點涵蓋“藥店轉型”
近日,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2部門聯合印發《促進健康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培育和發展健康消費領域新質生產力,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務供給質量,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方案》提及10項主要任務,其中就包括“強化藥店健康促進功能”,引導鼓勵藥店行業轉型。
對于“強化藥店健康促進功能”,《方案》強調,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零售藥店拓展健康促進、營養保健等功能。指導地方按程序將符合條件的醫療服務項目納入本地區醫保支付范圍。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依托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深化醫保電子處方應用,推動電子處方在定點醫藥機構順暢流轉,滿足便捷醫藥服務需求。
發揮零售藥店執業藥師優勢,開展合理用藥、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知識咨詢和宣傳,推廣健康消費理念。
以下是10項主要任務具體內容:
藥店轉型“藥食同源+中醫藥服務”,滿足政策引導方向
藥店經理人梳理發現,除上述文件之外,此前國家部門文件多次提及與“藥店轉型”相關內容。
早在2024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該文件在“培育壯大新型消費”里提到,強化零售藥店健康促進、營養保健等功能。
2024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國家中醫藥局等16部門聯合發布《“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該文件表示,發揮專業技術優勢,規范體重管理服務模式;倡導健康消費新理念。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并提到,加強藥師和中醫藥健康服務、衛生應急、衛生信息化復合人才隊伍建設。
國家部門之所以出臺健康、消費等領域文件,涉及了未來藥店行業轉型方向,其主要在于從長遠維度構建醫療健康產業生態,將藥店納入為其中一環。
第一,藥店作為覆蓋全國城鄉、數量超70萬的終端網點,被賦予“健康促進”新的定位,強化營養保健、合理用藥、健康咨詢、慢病管理等職能,以此來彌補基層醫療資源的不足和多層次健康服務供給。
第二,藥監、醫保加大監管力度,促使藥店行業向合規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其中,電子處方中心、藥品追溯碼、門診統籌等政策的擴面深化,其實是有助于醫藥分離,促進處方外流,而藥店正是其重要的“承載者”。進一步看,合規且專業藥店可分攤公立醫院壓力,使得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和覆蓋面大幅提高。
第三,政策鼓勵藥店發展藥食同源商品、中醫藥服務,其實也與“國家中醫藥發展支持政策”形成聯動,這個必將成為傳統藥店轉型的核心突破口。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談到,完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機制,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針對藥店轉型,業界較為認可的兩條路線,一是專業化二是多元化。
前者有雙通道、DTP、藥診店類型,覆蓋慢病管理、??萍膊」芾?、生命健康全周期管理等業務類型;后者則聚焦于“非藥”類的大健康領域,而“藥食同源商品+中醫藥養生服務”則是該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中藥養生飲品、中藥健康零食、中醫按摩推拿等產品和服務。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藥食同源市場現狀分析報告》,2023年中國藥食同源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72.63億元,2024年第一季度市場規模為122.54億元,同比增長31.54%。中國營養健康食品行業規模于2022年已達到5885億元,且預計至2027年將會超過8000億元。
需要看到的是,藥店轉型實則內力(行業)、外力(政策)雙向推動,去改進完善國內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在這場過程中,藥店避免不了行業變革的“驚濤駭浪”,這會導致大批門店被淘汰。而濤浪過后,活下來的藥店,也將迎來黎明的曙光。
內容合作 :阿杰 130512351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