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對中國擠笑臉,一邊卻偷偷預謀“針對中國”,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印度在野心的趨勢下,依舊對華保持“敵意”。
(印度不斷升級海軍力量,要在海底對中國形成有效威懾力)
1、謎底揭開!印度水下布局劍指中國
早些年,印度就已經(jīng)開始著手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意圖在印度洋中占據(jù)更多的主動權。最近,隨著印度海軍最新、最強大的戰(zhàn)略核潛艇即將服役,一個新的秘密基地——蘭比利基地也隨之曝光。
這座位于印度南部的海軍基地,一經(jīng)問世,便被印媒廣泛宣傳為是針對中國的軍事布局。但是,如果我們稍微把視線放得廣一點,就能發(fā)現(xiàn),印度的野心絕不僅限于針對一個國家。
這個基地不僅能增強印度在印度洋的軍事投射能力,還能確保其核二次打擊能力更加可靠。從地理位置來看,這個基地的打擊范圍甚至將覆蓋亞洲、歐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亞等地區(qū)。
為什么印度要把這樣一個基地說成是針對中國呢?此地無銀三百兩嗎?還是試圖掩蓋其更廣的戰(zhàn)略意圖?
(蘭比利基地建成,將成為印度核潛艇的戰(zhàn)時樞紐)
據(jù)港媒報道,新建的蘭比利基地堪稱印度核潛艇的樞紐,可以增強印度核潛艇隱秘的作戰(zhàn)能力,特別是在孟加拉灣附近活動時,不容易被間諜衛(wèi)星捕捉到蹤跡。如此一來,印度的核潛艇不僅可以悄無聲息地游弋在印度洋,還可以威懾性巡邏更遠的馬六甲海峽。
2、實力懸殊,印度拿什么“贏”?
從印度的角度來看,海洋不僅僅是通向世界的門戶,更是對抗中國在這一地區(qū)影響力的重要通道。印度擴充核潛艇力量,顯然是希望彌補與中國之間的不足,尤其是在印度洋這片重要的國際水域。
蘭比利基地的建立無疑就是印度在這條賽道上加速的一次躍進,意圖通過這樣的“安全堡壘”來提升核潛艇的運營效率,以應對中國在該地區(qū)日益擴大的海洋活動。
但這個行得通嗎?
(鼓吹針對中國,是印度實現(xiàn)戰(zhàn)略雄心的一個窗口)
雖然我們從印媒口中聽到了許多關于如何通過這一舉措限制中國的論調(diào),但如果稍微分析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這又是印度人在自吹自擂。要知道,光是攀比船只數(shù)量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關鍵還在于艦艇的性能、技術支持以及整體作戰(zhàn)理念等方面的競爭。
即便印度再建成幾個像蘭比利這樣的基地,也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徹底改變雙方軍事實力的格局。更何況,中國也不會停下腳步。
3、料敵從寬,中國早已提前做好準備
盡管印度在不遺余力地擴充海上力量,并發(fā)出種種高調(diào)聲浪,但不得不承認,其核潛艇能力仍舊有限,和中美俄等海上強國相比,還有相當?shù)牟罹唷_@不僅體現(xiàn)于潛艇數(shù)量上,更在于潛艇技術、戰(zhàn)術運用以及綜合作戰(zhàn)能力等方面。
(印度潛艇導彈裝備量很低,若投入實戰(zhàn),無法發(fā)揮決定性作用)
試想一下,印度的核潛艇尚處于“試運行”階段,尤其是裝備了K系列潛射彈道導彈的潛艇,“殲敵者”號的K-15射程僅700公里,而“覓敵者”號的K-4也不過3500公里。即便未來寄予厚望的“阿里達曼”號成功入列,也只是裝備8枚K-4導彈。反觀美俄等國,其戰(zhàn)略核潛艇配備的潛射導彈,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打擊半徑,都顯得更具威懾力。
然而,在與中國關系改善的背景下,印度此舉未免顯得有些尷尬。中國駐印大使已經(jīng)明確表示,中印兩國正處于改善和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需要雙方積極有為地去推動這一進程。而印度媒體卻還在孜孜不倦地討論K-5導彈的射程能否覆蓋整個中國,真的有點“不合時宜”。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盡管印度的導彈目前對我國構成的實質(zhì)威脅有限,但中方不會掉以輕心。畢竟,中國有句老話叫“料敵從寬”,即便是潛在的風險,也會被納入考量。而為了確保國家安全,中國海軍也必然會加強在印度洋的軍事存在,將潛在威脅消滅在萌芽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