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健康科普大會
4月7日19時,第六屆健康科普大會暨2025健康科普傳播月在雄安新區健康中國傳播大廈正式啟動。
由中國醫師協會主辦,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雄安新區衛生健康局、雄安未來健康傳播中心聯合承辦,本次大會從健康科普網絡晚會轉型升級而來,是國內首個聚焦“體重管理”的微綜藝科普大會,為公眾呈現了一場科學與人文交融的健康盛會,成為推進“健康中國”行動的生動實踐。
他是公益火種的播撒使者
為延續張金哲院士大醫精魂
跨世紀傳承兒科薪火
培育杏林新苗遍九州
從治病救人到慈善版圖
他以慈愛情懷搭建救助網絡
用基金會托起患兒未來
他以潤物無聲的堅持印證
醫者仁心的力量
正藏在每份跨越代際的溫暖傳遞中
他就是
張金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張傳俯
第六屆健康科普大會的舞臺上
他與高巍、陶勇一起
探討AI使用、醫學人文等話題
他介紹的“張金哲公益基金會”
用科普作槳,以公益為帆
醫學不僅是一門治病救人的科學
更是一門充滿溫度與關懷的藝術
今天
讓我們一起深度走近
張傳俯關于的“醫學人文”思考
與“張金哲公益基金會”背后的故事——
No
-Number-
01
老師您好,非常榮幸有機會能對您進行一個小專訪,您能簡單介紹一下張金哲院士的“口袋科普”,以及“口袋科普”對于醫學人文領域的意義嗎?
張傳俯:“口袋科普”是張金哲院士在行醫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獨特科普方式。他總是隨身攜帶一些裝在口袋里的科普小紙條,上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寫著各種醫學知識。這種方式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意義。對于醫學人文領域而言,“口袋科普”是一種將醫學知識與人文關懷緊密結合的生動體現。它打破了醫學知識傳播的時空限制,讓患者及家屬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到有用的醫學信息,感受到醫生的用心與關愛。這種小小的紙條,傳遞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溫暖、一種信任,讓患者在面對疾病時多了一份從容與安心,也促進了醫患之間的溝通與理解,是醫學人文精神在日常醫療實踐中的具體化與日常化。
No
-Number-
02
您提到基金會是為紀念張金哲院士而設立。能否分享一個張院士生前通過“口袋科普”影響患者或社會的故事,介紹基金會成立的深層動機?
張傳俯:他不僅在紙條上寫醫學知識,還教家長們一些簡單實用的檢查方法,比如教媽媽們兒童腫瘤洗澡觸診法,讓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關注孩子的健康。這種簡便易行的科普方式,不僅幫助了患者和家屬更好地了解疾病,還提高了他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基金會成立的深層動機正是源于張院士這種無私奉獻、心系患者的精神。我們希望將他用一生踐行的醫學人文理念和“口袋科普”這種溫暖的科普方式傳承下去,讓更多的患者感受到醫學的溫度,讓醫學知識能夠真正走進大眾生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促進社會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
No
-Number-
03
作為基金會理事長,您認為“口袋科普”的核心精神是什么?這種精神是如何融入基金會的公益理念中?
張傳俯:“口袋科普”的核心精神在于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將醫學知識傳遞給需要的人,體現的是一種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健康的責任擔當和人文關懷精神。這種精神深深融入了基金會的公益理念之中。在基金會的各項公益活動中,我們都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為導向,從需求出發,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群體。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讓醫學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充滿溫度與關懷的藝術。
No
-Number-
04
傳承博愛,俯耕希望,張院士的“口袋科普”正是醫學博愛與人文關懷的體現。基金會將如何通過具體項目延續這種“俯身耕耘”的實踐精神?
張傳俯:基金會將致力于通過多維度的公益項目,傳承張金哲院士“俯身耕耘”的精神。在健康促進方面,我們將持續推動健康知識的普及,讓科學的健康理念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提升全民健康意識。我們的公益項目命名為“口袋科普”,旨在通過這一簡單而溫暖的方式,將醫學知識普及到更多需要的人手中。在醫學人文關愛上,我們會持續探索如何在醫療服務中注入更多的人文關懷,讓患者在就醫過程中感受到溫暖與尊重。同時,基金會也將為醫務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助力他們提升專業水平,更好地服務患者。通過這些舉措,基金會將秉持張金哲院士的理念,以實際行動推動醫學人文與健康事業的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No
-Number-
05
可否簡單介紹一下,未來基金會如何吸引更多年輕醫生和志愿者加入“口袋科普”行動?
張傳俯:未來,基金會將從自身做起,把科普傳播做起來。我們會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打造一個便捷、高效的科普平臺,讓年輕醫生和志愿者能夠輕松地參與到科普內容的創作和傳播中來。我們也會定期組織各種科普活動,如科普講座、健康義診等,為年輕醫生和志愿者提供實踐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積累經驗、提升能力。此外,我們也會積極吸引社會資源,爭取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共同推動“口袋科普”行動的持續發展。
No
-Number-
06
如果張金哲院士能看到基金會的成立,您認為他最期待基金會實現什么目標?
張傳俯:合法合規是基金會實現公益目標的首要原則。如果張金哲院士能看到基金會的成立,我相信他最期待基金會實現的目標是能夠將他的醫學人文精神和“口袋科普”理念廣泛傳播并深入踐行,讓更多的患者和大眾受益。他希望基金會能夠成為連接醫學專業領域與大眾健康需求的橋梁,通過各種公益項目的實施,不斷提升全民健康素養,促進社會形成良好的健康氛圍。同時,他也期待基金會能夠激勵和培養更多有愛心、有責任感的醫學人才,讓他們在未來的醫學道路上繼續發揚“俯身耕耘”的精神,為推動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積極貢獻,讓醫學不僅是一門治病救人的科學,更是一門充滿人文關懷的藝術,在全社會綻放出更加溫暖的光芒。
關于“張金哲公益基金會”
2025 年 3 月 22 日上午,杭州市張金哲公益基金會成立儀式在丁丙慈善基地隆重舉行。
張金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張傳俯先生在儀式上發表講話,對到場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詳細介紹了基金會的成立背景和使命,強調基金會為紀念已故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小兒外科主要創始人張金哲院士而設立,秉承“傳承博愛,俯耕希望”的理念,致力于推動社會公平與和諧發展。基金會聚焦助醫助學、弱勢群體幫扶等關鍵民生領域,旨在為社會創造更多福祉。
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委兼秘書長、中國雄安集團黨委宣傳部部長施琳玲女士表示,希望繼承張金哲院士的“口袋科普”精神,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醫學知識,幫助更多人。她還強調了講述院士歷史故事的重要性,希望通過跨地域合作與賦能,共同推動公益事業發展。
杭州市張金哲公益基金會的成立,不僅是對張金哲院士精神的傳承,更為杭州市公益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來,基金會將致力于公益項目的精準實施與公益活動的創新開展,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凝聚社會力量,為推動公益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社會各界對基金會的發展寄予厚望,期待其在公益道路上穩健前行,持續發光發熱,為社會創造更多福祉,書寫公益事業的嶄新篇章。
張金哲院士是我國小兒外科的開創者,一生致力于小兒外科領域的研究與實踐,為無數患兒帶來了希望。他不僅在國內開創了小兒外科專業,更在國際上樹立了小兒外科領域的標桿。張金哲院士的奉獻精神和道德風范,將通過張金哲公益基金會繼續傳承和發揚。
第六屆健康科普大會
現場啟動?健康科普傳播月?活動
邀請權威專家、達人主持
推出精品健康科普線上直播
今晚18:00
直播火熱來襲
讓我們一起期待——
4月18日
周五18:00
·主題·
產后媽媽
如何恢復苗條身材
·特邀嘉賓·
劉玉華
廣東省東莞市婦幼保健院 婦女保健中心主任
廣東省第十屆南粵好醫生
東莞市醫學會婦產科電生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王彥青
廣東省東莞市婦幼保健院
婦女保健中心主治醫師
廣東省東莞市WAFF孕產運動康復培訓導師
蘇 芮
廣東省東莞市婦幼保健院
臨床營養科中級營養師
營養指導員 注冊營養師
這場重量直播
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精彩呢
一起看健康科普,享美麗生活~
院士領銜,共話健康
張伯禮視頻
詹天佑視頻
陳君石視頻
吉訓明視頻
完整版視頻,精彩回顧
完整版視頻
宣傳片
往期回顧,精彩推薦
主編 |施琳玲
責任編輯 |黃琳編輯 |盧文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