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湖北省博物館拍攝的隨州曾侯乙編鐘。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新華社武漢4月18日電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喻珮
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隨州曾侯乙編鐘文獻遺產項目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作為曾侯乙編鐘最早一批的發掘者,湖北省博物館原副館長馮光生感慨萬千:“曾侯乙編鐘這部公元前五世紀的有聲樂律經典,是跨民族、跨國界的遺產,是人類的智慧之光、精神之光。”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隨州的曾侯乙編鐘,因其數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早已名揚海外。時隔47年后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得益于國際學術界對曾侯乙編鐘及其銘文的持續研究。特別是3755字銘文,以聲音和文字相互印證的方式保存了2400多年前人類的音樂記憶。這些銘文不僅標注了各鐘的發音律調階名,還清楚地表明了這些階名與楚、周、齊、申等各國律調的對應關系。
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釋迦牟尼、蘇格拉底、老子、孔子等偉大的思想家相繼登場,群星閃耀。“曾侯乙編鐘是‘軸心時代’音樂文化的高峰,是建立在漫長的歷史演變基礎上的一種質的飛躍。”中國博物館協會樂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翔說。
早在1957年,河南信陽的一座楚墓就發現了13枚青銅編鐘,當時人們對它的認識還停留在“一鐘一音”。20世紀70年代中期,包括黃翔鵬在內的音樂文物專家先后赴山西、陜西、河南、甘肅等地,對中國各地出土的編鐘進行研究,并首次提出了“一鐘雙音”的初探。
“直到曾侯乙編鐘出土,中國先秦樂鐘的‘一鐘雙音’才被世人普遍認可。”馮光生仍記憶猶新,當時看到曾侯乙編鐘,黃翔鵬就斷言,每件鐘上都可以找到兩個不同的音,而且每件鐘上每個音的敲擊點還刻有銘文,這個銘文恰恰與所發出的音相吻合。
此后的40多年中,在今越過湖北隨州、棗陽兩座城市的“隨棗走廊”一帶,考古工作者接續發現兩周時期的曾國墓葬近千座,時間跨度從西周早期至戰國中期。考古發現,在有名字的12座曾侯墓中,編鐘幾乎成為曾侯家族陪葬的“標配”。
在這處跨越六七百年的“禮樂長廊”中,至今已出土12套269件編鐘,是中國出土編鐘時代跨度最久、數量最多、音律最齊全的一座“地下寶庫”。其中包括比曾侯乙編鐘早約500年的葉家山曾侯犺5件編鐘,以及具有“正五聲”的郭家廟10件編鈕鐘等。而埋葬于戰國早期的擁有一鐘雙音、可旋宮轉調的65件曾侯乙編鐘,無疑是集大成者。
4月17日在湖北省博物館拍攝的隨州曾侯乙編鐘。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來到隨州市曾都區城西,曾侯乙墓靜靜躺在擂鼓墩古墓群的一處坡崗上。在原址保護的墓葬區,俯瞰深達13米的墓坑,東、中、西、北四室的槨室清晰可辨,令人遙想著深埋地下的曾侯乙編鐘漸漸顯露,并悉數安全出槨的恢宏場面。
當年20歲出頭、學音樂的馮光生第一次來到考古工地上。水落鐘出,他和現場考古發掘人員驚訝地發現,編鐘保存得出乎意料的完好:由65件青銅樂鐘和鐘架組成,共3層8組,鐘架重1665公斤,鐘架上的掛件重2755公斤。這套青銅編鐘,經歷2400多年竟屹立不倒。
更令人稱奇的是,同時出土的罕見音樂文物中,還包括編磬、琴、瑟、排簫、竹篪等共九種125件樂器。編鐘巍峨的“曲懸”架式,與編磬三面懸掛,完整明確地呈現了周代諸侯的“軒懸”制度,讓今人耳聞目睹到至戰國早期依然輝煌的兩周禮樂文明。
曾侯乙編鐘出土后的一兩個月里,從中國各地聞訊而來的青銅器、古文字、音樂等各方面專家云集隨州,開展研究。“從甫一出土,這件稀世文物就以一種開放的姿態進入研究者和公眾的視野,當時所有的實物和文字資料都對專家們開放。”馮光生說。
曾侯乙編鐘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1978年8月1日,曾侯乙編鐘原件出土后的首場音樂會在隨州一座禮堂里舉行。熟悉的旋律《東方紅》緩緩奏響,卻由沉睡了千年的編鐘來演奏,奇妙非凡,現場掌聲雷動。這一來自孔子時代的中國聲音,第一次震驚世界。
位于武漢東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館,2024年接待了超過500萬人次的中外觀眾,高峰時段,一天有3萬多人參觀曾侯乙編鐘。陳列于高4米、面積100平方米的大型文物展柜中,參觀者可繞展柜一圈或從展廳二層俯瞰,從不同角度觀賞曾侯乙編鐘的細節之處——清晰可見的銘文、刻畫入微的紋飾、栩栩如生的武士、黑漆紅彩的橫梁……歷史仿佛在這一刻“活”起來。
來到湖北省博物館負一層的演奏廳,與曾侯乙編鐘音色幾乎一樣的編鐘復制件在這里奏響,與編磬、鼓、琴、瑟、笙、排簫等樂器共同演奏《二十八宿圖》《楚商》《竹枝詞》《金殿樂》《梁祝》《歡樂頌》等中外名曲,場場爆滿。
40多年間,成功復制的編鐘以展覽、展演等多種藝術交流形式,多次參與對外文化交流,成為中國文化傳播的符號。致力于推動申報工作的湖北省博物館陳列部主任曾攀說,入選《世界記憶名錄》說明曾侯乙編鐘對世界的貢獻獲得了國際共識,或許未來它還會帶來更多的驚喜。
來源: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