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結婚登記人數連續第9年下降,30歲以上未婚人群突破9200萬。當婚姻從人生必選項變為可選項,每個年齡層都在經歷不同形態的焦慮。
在上海陸家嘴工作的程序員張偉,春節三天相親八場的記錄登上同城熱搜。"父母把相親對象資料做成Excel,連對方爺爺奶奶的病史都查清楚了",這種中國式催婚正在制造新型家庭矛盾。
《中國婚姻報告2023》指出,85后離婚率達41%,90后閃離周期縮短至11個月。杭州互聯網法院披露,"雙十一待收貨""游戲段位太低"等奇葩離婚理由占比12%。
42歲的陳琳在深圳經營三家貓咖,"不婚不育保平安"的短視頻獲贊百萬。國家衛健委統計顯示,一線城市女性初婚年齡推遲至32.6歲,主動選擇不婚者三年激增180%。
婚姻經濟學教授王明陽分析:"當買房、育兒成本超過個人承受閾值,年輕人開始用經濟思維解構婚姻。單身經濟市場規模已達4.8萬億,這是時代給出的新答案。"
從父母之命到大數據匹配,從七年之癢到十一月之癢,當婚姻祛魅之后,我們究竟在追尋怎樣的情感聯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