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湖區萬吉工業園內,一座由13層主樓與4層裙樓構成的別致建筑拔地而起。這里并非普通的產業工坊,而是一座以“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為靈魂的非遺文旅綜合體——“非遺工園”。
作為非遺文旅綜合體,非遺工園以潮汕古建美學為基調,將聚合博物館式街區、泛文創生態圈辦公和潮俗民宿酒店三大業態,成為集研學、會展、游樂、辦公、商旅為一體的產業新引擎,書寫一場非遺技藝與現代產業的深度對話。
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在2021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紀傳英深耕這一領域已有半個多世紀,帶領團隊在世界范圍內展示潮汕工匠精雕細琢的技藝,一次次將圖紙坐標變成城市地標,將設計創意變成現實建筑,贏得喝彩。
“古建筑是凝固的鄉愁,而我們要讓它流動起來。”在紀傳英看來,非遺工園的核心使命在于“全方位賦能非遺創新發展”,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潮汕古建筑以及背后的文化積淀。如今,盡管這位匠人已到耄耋之年,但他每天都會到非遺工園的項目工地看看進度。
非遺工園的設計打破了傳統綜合體的模式,將設計研發、文化創意、非遺體驗、會展商旅等功能垂直整合于同一空間。其中,主樓1至4層以龍湖區博物館與古建筑主題博物館為核心,涵蓋非遺學堂、藝術空間等多元業態,帶來互動式、情景式、沉浸式的非遺體驗。5層以上則規劃為創意辦公空間,為文化創意類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平臺,探索更多的文創轉化路徑。
這種“多元業態、聚合創新”的布局,既保留了非遺傳承發展的精髓,又通過工業設計和集約化管理提升了效率。值得一提的是,項目以“魯班鎖”為設計主題,融傳統與現代元素于一體,在細節之處彰顯傳統工藝魅力。
今年10月,這座非遺文旅綜合體將正式投用。廣東紀傳英古建筑營造有限公司綜合部主任劉韻潔告訴記者,“當前園區內綠化覆蓋種植已完成95%以上,正在進行內部裝飾等相關工作。”從理想的藍圖到工程主體完成,項目建筑正在拔節生長,“非遺+文旅”產業發展的輪廓也愈加清晰。
來源:南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