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趨勢報告》顯示90后平均負債已達12萬,社交平臺上#月薪過萬吃不起水果#話題閱讀量突破3億次。在上海陸家嘴當白領的小林對著工資條苦笑:扣完房租社保,1萬8的工資只剩6千可支配。
某互聯網大廠程序員曬出工資單后自嘲:年薪40萬照樣月光,公司附近的健身房年卡要2萬,每天加班標配的星巴克蛋糕45元,周末劇本殺200元/小時。這些看似平常的消費,正悄然吞噬著年輕人的錢包。
職場觀察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最新數據顯示,北上廣深通勤成本年均增長15%,網紅餐廳人均消費突破300元大關。我們陷入怪圈:越努力升職加薪,越需要高消費緩解焦慮,最終在精致窮的漩渦里越陷越深。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團隊研究發現,短視頻平臺每天推送的7.2條種草內容,讓68%的年輕人產生補償性消費沖動。那個花半年工資買限量球鞋的95后男孩說:加班到凌晨兩點時,拆快遞是唯一的治愈時刻。
新型貧窮形態正在蔓延——背著LV擠地鐵,住著合租房喝手沖咖啡。某銀行信用卡報告揭露殘酷真相:分期付款買最新款手機的用戶中,月薪過萬者占比達43%。當消費自由變成枷鎖,我們究竟在為什么買單?
梭羅在《瓦爾登湖》寫的警句突然刷屏朋友圈:一個人的富有程度,等于他能放下多少東西。那些真正存下錢的年輕人,開始分享刪掉購物APP的30天實驗,有人發現省下的不僅是錢,還有選擇的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