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橄欖油只能涼拌,不適合炒菜,高溫會破壞營養、產生有害物質”
很多人認為,橄欖油只是在做沙拉或是涼拌菜時才用得到,甚至還有人說如果用橄欖油來炒菜,會破壞營養,產生有害物質危害健康,這導致很多人不敢用橄欖油炒菜。
流言分析
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精煉橄欖油煙點達 230~250°,比花生油還高。即便是特級初榨橄欖油,其煙點也有 180~210℃,完全可以覆蓋家常快炒溫度(120~150℃)。
此外,橄欖油的熱穩定性強,這是因為其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 65%~80%,這種脂肪酸熱穩定性比多不飽和脂肪酸更強,更耐高溫。而我們日常熟悉的植物油大多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不穩定,更容易氧化。
因此,橄欖油完全可以用于日常快炒。當然,像所有食用油一樣,應避免長時間過度加熱至冒煙。
橄欖油最初因地中海飲食被大家熟知,大家認知中地中海飲食是低溫烹調,所以就覺得橄欖油只能涼拌或者直接飲用,與我國喜歡高溫烹調的方式格格不入。甚至有人認為,橄欖油加熱會產生有害物質,營養還會被破壞。
然而,事實可能與大家想的并不一致。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橄欖油比你想象中的更耐熱
1.橄欖油可用于日常快炒
很多人誤以為橄欖油煙點低,不適合高溫烹飪。事實上,精煉橄欖油煙點達 230~250°,比花生油還高;即便是特級初榨橄欖油,其煙點也有 180~210℃,完全可以覆蓋家常快炒溫度(120~150℃)。
2.橄欖油,熱穩定性很強
在評估食用油是否適合高溫烹飪時,我們需要關注這三個關鍵指標:在高溫下,油脂是不是容易氧化、是否會產生有害物質、營養會不會被破壞。
與普遍認知相反,科學研究表明,特級初榨橄欖油在高溫烹飪中表現出卓越的穩定性。有實驗顯示,在加熱到 180℃ 的情況下,與其他植物油相比 2 小時內特級初榨橄欖油的氧化穩定性最強。雖然 2 小時后急劇下降,但日常烹調一般達不到這個時長。
那為什么橄欖油熱穩定性很優異呢?這主要得益于其成分構成。
橄欖油熱穩定性強主要歸功于其富含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占比 65%~80%[7]),這種脂肪酸熱穩定性比多不飽和脂肪酸更強,更耐高溫。相比之下,很多常見植物油以不穩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容易氧化,在高溫加熱還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
除了結構外,橄欖油的抗氧化成分也能有效保護油脂,防止其在高溫下過快氧化變質。
橄欖油根據精煉程度和組成不同,可以分初榨(又分為特級和優質)、精煉和混合這 3 類。[5]特級初榨橄欖油在氧化穩定性的表現更勝一籌,這是因為特級初榨保留了更多的抗氧化成分,幫助橄欖油在高溫加熱時更穩定、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
圖源:參考資料[5]
另上海市糧食科學研究所采購了市面上 48 款植物油來檢測穩定性,發現芝麻油、特級初榨橄欖油等含有微量抗氧化成分的油脂,穩定性更好。[6]
圖源:參考資料[6]
至于大家關心的橄欖油高溫加熱產生有害物質的問題,通常來說,高溫加熱時間越久,有害物質(如極性化合物、反式脂肪酸)的產量就越多。但很多研究顯示,在長時間高溫加熱條件下,特級初榨橄欖油表現出不錯的熱穩定性,其產生有害物質的量也低于大多數常見植物油。
比如同樣在 180℃ 的實驗下,特級初榨橄欖油和牛油果油產生的極性化合物都比較少;而在 240℃ 的環境中,無論哪種加工程度的橄欖油產生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都很低。
不僅是油脂本身,對于烹調的食物,橄欖油也可以抑制有害物的生成。有研究發現,初榨橄欖油的酚類化合物對炸薯條過程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抑制作用。雖然用不同的油炸的薯條顏色相同,但在酚含量最低的油中丙烯酰胺的形成速度更快。[8]
橄欖油營養
并非一加熱就“全無”
有人說,橄欖油不能加熱主要是擔心初榨的有很多營養,會被破壞。確實,初榨橄欖油未經精煉處理,因此保留了橄欖里較多的植物化學物,比如角鯊烯、酚類、維生 E、葉綠素、甾醇等。
油橄欖→去枝葉→清洗→破碎→攪拌融合→離心分離→初榨橄欖油
但整體來說,角鯊烯、甾醇、三萜醇受高溫影響小,酚類化合物和維生素 E 受影響比較大。[11]而橄欖油中最突出的抗氧化成分就是角鯊烯,含量在 800~12000mg/kg。
從實驗數據看,橄欖油即使在煎炸 30 分鐘時,角鯊烯的含量下降也并不明顯。[9]經過八道油炸或煎土豆工序后,約 80% 仍留在油中。[8]
圖源:參考資料[9]
而酚類化合物和維生素E在不同品種和不同實驗中,損失率會有差異。[11]不過,正是因為它們的貢獻,保護了油脂本身和食物的安全性和營養,也算是“物盡其用”。即便這樣,初榨橄欖油整體的抗氧化成分還是有很多保留。
橄欖油的科學使用建議
1.這樣選
特級初榨橄欖油的營養最豐富,不差錢的話,優先選擇“特級初榨”(extra virgin)。另外,如果包裝有中文,說明是國產或正規進口的,建議選按照 GB/T 23347-2021 標準生產的產品,這個包裝上會寫。
除此之外,盡量選擇深色的玻璃瓶,這樣有利于減少紫外線的影響。為了和其他食用油經常換著吃,可以買小瓶的,更換會更頻繁。
圖源:橄欖油瓶身實拍
2.這樣存
橄欖油的突出成分有角鯊烯、維生素 E、葉綠素等,在儲存時,隨著時間的延長,這些成分會逐漸減少。相比其他儲存條件,低溫避光的方式,這些功能性成分流失最少[10]。比如可以用完放在冰箱里,比放廚房窗臺或爐灶邊更好。
3.這樣用
與所有植物油一樣,橄欖油應盡量避免高溫、長時間加熱。通過對油脂氧化情況、抗氧化物含量變化的研究數據顯示,橄欖油煎炸 15 分鐘或高溫 3 分鐘內,橄欖油的酸價、過氧化值和角鯊烯含量變化較小,適用于短時間的烹調。
圖源:參考資料[9]
橄欖油的“加熱恐慌”,本質是對油脂特性的誤讀。特級初榨橄欖油憑借高油酸含量和豐富抗氧化劑,在合理控溫下不僅能減少有害物生成,還能保護食物營養。
與其糾結“涼拌還是熱炒”,不如掌握科學用油三原則:按需選油、避光儲存、控溫控時。橄欖油并非“嬌貴公主”,而是相對耐高溫的“健康衛士”。下次下廚時,不妨自信地拿起橄欖油——它比你想象得更“抗打”。畢竟,真正的好油,經得起火候考驗。當然啦,也沒必要高溫烹飪太久。
照“謠”鏡
這類謠言往往片面夸大某些食材或烹飪方式的局限性,如片面強調橄欖油只能用于涼拌,忽視其在合理溫度下用于炒菜的可行性;其次還斷章取義,截取部分科學信息進行錯誤解讀,比如僅提及橄欖油的煙點而忽略其實際烹飪中的穩定性。這些謠言往往在傳播時缺乏嚴謹的科學論證,通過簡化復雜科學事實來傳播錯誤認知,容易誤導消費者。
參考文獻
[1]維基百科.冒煙點.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6%92%E7%85%99%E9%BB%9E#cite_note-1
[2]Guillaume C.; et al. Evaluation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nges in Different Commercial Oils during Heating (PDF). [2020-07-29]
[3]中國營養學會.中國營養科學全書 第2版(上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4]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22
[5]GB/T 23347-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
[6]佟云偉,陳鳳香,楊波濤.不同食用植物油氧化穩定性的研究[J].中國油脂, 2009, 34(002):31-34.DOI:10.3321/j.issn:1003-7969.2009.02.009.
[7]鐘誠,王興國,金青哲,等.國內初榨橄欖油品質特性研究[J].中國油脂, 2013, 38(10):4.DOI:10.3969/j.issn.1003-7969.2013.10.010.
[8]Julián Lozano-Castellón, José Fernando Rinaldi de Alvarenga, Anna Vallverdú-Queralt, Rosa M. Lamuela-Raventós,Cooking with extra-virgin olive oil: A mixture of food components to prevent oxidation and degradation,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Volume 123,2022,Pages 28-36,ISSN 0924-2244,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2.02.022.
[9]陳純,李以雋.橄欖油在高溫條件下的穩定性研究[J].糧食與油脂, 2019, 32(1):2.DOI:CNKI:SUN:LSYY.0.2019-01-018.
[10]徐莉,王若蘭,曹曉博,等.橄欖油抗氧化成分變化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 28(2):5.DOI:10.3969/j.issn.1673-2383.2007.02.010.
[11]Allouche Y, Jiménez A, Gaforio JJ, Uceda M, Beltrán G. How heating affects extra virgin olive oil quality index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J Agric Food Chem. 2007 Nov 14;55(23):9646-54. doi: 10.1021/jf070628u. Epub 2007 Oct 13. PMID: 17935291.
策劃制作
作者丨李純 注冊營養師
審核丨張娜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研究員
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策劃丨王夢如
責編丨王夢如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