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貿易立國的新加坡,對于4月2日的意義有怎樣的理解?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日前與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的對話引發廣泛關注。他在對話中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所謂“對等關稅”后,世界就進入了新階段,國際自由貿易規則被打破,讓這個世界變得“不太友善”。
這似乎也代表了新加坡對于特朗普政府所謂“對等關稅”的認識,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4月4日就表示,所謂“對等關稅”的宣布,標志著全球秩序發生重大變化,基于規則的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時代已經結束,如今人們正進入一個更加武斷、充斥著保護主義以及危險的新階段。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加坡是東盟內最推崇自由貿易的經濟體,高度依賴全球貿易體系,所以新加坡對國際貿易規則變化十分敏感,相應的政策調整往往也會更及時。
圖為新加坡城市景色
“‘美國優先’本質上是零和博弈”
對于所謂“對等關稅”背后“美國優先”的邏輯,李顯龍在前述對話中說道:“美國只要自己過得好,并不在乎其他國家是否過得好。特朗普最近說:‘如果我們達成一個對美國真正公平和好的交易,而不是對其他國家有利的交易,這就是美國優先’?!?/p>
他表示, “美國優先”本質上是零和博弈,美國推動的是“本質上截然不同的世界”,其戰略核心并非“共贏”,而是“非贏即輸”。美國加征關稅可能迅速引發美國自身經濟衰退,同時波及世界其他地區。“這不僅對新加坡有重大影響,對整個世界都有重大影響?!崩铒@龍強調,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退出國際規則體系將對世界其他國家造成顯著沖擊。他說,小國會遭受損失,因為它們沒有議價能力。但大國也很難幸免,因為規則破壞后造成了很多混亂和不確定性。
對于一些人期待的美國會在所謂“對等關稅”上有所妥協,李顯龍顯然并不樂觀。他說,新的關稅,將會持續很長時間,不會很快消失,因為一旦開征,市場受到保護,就很難取消。人們會習慣它。
李顯龍通過舉例說明,美國關稅政策導致一些企業被迫遷往美國投資,但在實際運營中卻面臨高成本和招工難等問題,競爭力不足。然而,一旦這些工廠建成,它們就會依賴關稅保護,如果美國政府要取消關稅,他們就會說:“我會完蛋的,請幫幫我?!币虼耍绹茈y輕易取消已實施的關稅。
他總結道,美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高關稅,到2000年關稅降至1%,花費了近80年的時間,“所以現在,如果關稅上升,就會維持一段時間。如果美國想降低關稅,我認為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不會消失,將是一個長期問題。”
李顯龍談特朗普關稅 資料圖
“游戲還可以繼續”
受外部環境急劇改變,尤其是美國對全球多國加征關稅,加劇全球貿易沖突,嚴重打壓全球貿易及消費信心,新加坡貿工部于4月14日將該國2025年經濟增速的預期下調至0%-2%區間。
新加坡政府新成立的經濟韌性工作組16日正式亮相,它的主要任務是應對美國實施所謂“對等關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重大不確定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14日也采取了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發展。
面對危機,以往新加坡屢次成功脫身,不過李顯龍提醒道,此次危機有所不同,以往的世界運作正常,新加坡在復蘇后可以重新融入。他說:“這次,我們還過得去,但世界就不太好,我們必須盡力在這個不太友善的世界中照顧好自己?!?/p>
李顯龍同時表示,并非沒有解決之道。“美國退出,游戲還是可以繼續。同樣地,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如果美國不再愿意遵守規則,其他國家還是可以在彼此開展貿易時維持這個體系,我認為這很重要,這對新加坡這樣的國家非常重要。”李顯龍說。
他強調,新加坡必須繼續支持自由貿易、多邊主義、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努力維持這個體系的運作,防止它崩潰。新加坡具體的做法包括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支持自貿協定,以及加速東盟一體化。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特朗普
完全我個人的感覺,特朗普發動了全球關稅戰,但中國的反制、全世界的反對,他有點撐不住了,態度正不斷軟化。
三個有意思的觀察點。
1,美日談判。
這是美國關稅談判的第一場,特朗普不惜自降身份,親自參加。盡管日本代表團團長,不過是石破茂政府的一個部長。
原來準備在美國財政部的談判,最后也緊急挪到了白宮。
特朗普見面后20分鐘,他就開始發推,宣稱“取得了重大進展”!
這讓日本媒體哭笑不得,因為這個時間點,改到其他房間開始的談判,還沒開完一半。
結論:特朗普很急,尤其作為第一場談判,他迫切需要取得成果,給隨后的其他談判打下樣板。
特朗普會見日本代表團團長
2,美歐談判。
談判還沒開始。但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訪問了白宮。
這也是全球關稅戰后,歐洲領導人第一次到訪美國。
歐盟很生氣。美國雖然暫停關稅90天,但對歐洲的汽車、鋼鋁仍征收25%的關稅,此外,10%的基礎關稅也沒變。
但在白宮,特朗普給梅洛尼吃定心丸:他100%確定,最終會與歐洲達成一項貿易協議。
而且,他宣稱:我完全有信心,這將會是一項公平的協議。
梅洛尼是特朗普在歐洲最好的朋友,也是唯一受邀參加特朗普1月就職典禮的歐盟領導人。
顯然,特朗普希望通過梅洛尼,向歐盟施壓,推動與歐盟的談判。
一個有意思的變化,特朗普原先對歐洲的各種狠話,現在也說得少了。
梅洛尼則勸特朗普:我們一起讓西方再次偉大。
梅洛尼是特朗普在歐洲最好的朋友
3,中美談判。
談判還沒進行。
但特朗普最新的表態,也很有意思,他宣稱1個月內,就會與中國達成協議。
他是這樣說的:“我認為我們會與中國達成協議,我們會和所有人達成協議的。如果我們達不成協議,那我們就定個目標,然后就這么定了,這樣也挺好。大概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周內,事情應該能全部搞定?!?/p>
特朗普還對記者暗示,他可能愿意降低關稅?!霸谀硞€時候,我不想讓關稅再提高了,因為到了一定程度,人們就不會購買商品了?!?/p>
特朗普接著說:“所以我可能不想讓關稅再提高,甚至可能不想達到現有水平。我可能想降低關稅,因為,你知道的,你希望人們購買商品?!?/p>
依然是特朗普風格的車轱轆話。但特朗普的口風,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軟。
按照西方媒體的分析,中國的強硬反制,全世界的激烈反對,讓美國進退維谷,特朗普不得不先180度大轉彎,暫緩關稅90天,后又豁免電子產品進口,現在又在找臺階尋求與中國談判。
當然,將竹杠敲得梆梆響,也是特朗普的本色。
事實上,親自參與對日本談判,就是對日本極限施壓,迫使日本作出最大讓步,用日本媒體的話說,最終作為對中國施壓,與中國談判的籌碼。
特朗普撰寫了《交易的藝術》一書
這也符合特朗普“交易的藝術”。
在他當房地產商期間,特朗普撰寫了《交易的藝術》一書,我看到,有人總結,他所謂的交易,一般有四步驟。
第一步,提出驚人的目標,設定遠超預期的條件,讓對手驚慌失措。
第二步,然后進行大肆宣傳,通過各種輿論攻勢,強化自己的威懾力。
第三步,決策隨后反復搖擺,在談判中制造各種不確定性,既給對方談判的空間,但又不會輕易答應對方,讓對方陷入焦慮。
第四步,最后迫使對方妥協,還慶幸沒有得到最糟糕的結果。
按照特朗普的解釋,所謂的談判藝術,就是一個遠高于預期的條件讓對方無從下手,反復無常的變化給對方施加壓力,給出次優條件讓對手接受了事,達到最初想要達到的結果。
這場關稅戰的過程看,美國不就這么干的嗎?
只是博弈,不是美國從頭到尾都能掌控的。
我們也不用回避,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確實有些國家,很快就向美國服軟,甚至立刻跑過來談判。
但全世界的激烈反對,尤其是中國的強硬反制,也超乎美國人預期,美國股市債市匯市的動蕩,更讓美國總統也如坐針氈,所以不得不幾次大轉彎,讓全世界看笑話。
現在特朗普不得不加快談判速度,對日本是既要也要又要:既要日本趕緊乖乖進口更多美國商品,也要日本繳納更多美國駐軍費用,又要日元升值讓美國得益……
日本人也難??!
特朗普欽點的第一個談判對象,就是看中了日本的特點,現在,伸頭是一刀,縮頭還是一刀。
至于歐洲,特朗普可能不得不態度軟化,他知道,沒辦法像對付日本一樣對付歐洲。
美國總統特朗普暗示愿意降低關稅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美國和中國談判還沒開始,特朗普就信誓旦旦表示:一個月就搞定。
他迫切需要給市場某種積極信號。全世界厭倦了他的朝令夕改,美國信譽更是千瘡百孔。股市債市匯市,則給他前所未有的壓力。
但一個月就能搞定?
他宣稱24小時就能搞定的俄烏沖突,現在快100天了,還沒看到任何希望。
唉,難怪有人說:相信特朗普很靠譜,還不如相信老母豬能爬樹。
中方的態度其實很明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施壓和威脅,從來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關鍵看美國人怎么定義搞定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被記者逼問與中國接觸細節時,特朗普一會說有有有,一會又回答不出任何細節,最后被逼得實在沒辦法了,他頭一扭,沖著后面畢恭畢敬站著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喊:你來說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