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棗莊市市中區龍山路街道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通過“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模式,有效激發了社區治理活力,用“繡花功夫”織就了民生幸福網。
在辛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楊冬梅手持電推剪,熟練地為社區老人修剪頭發。這位在社區深耕22年的“老書記”,退休后拿起剪刀,化身成了公益理發師。
“五老”志愿者 楊冬梅:以前入戶走訪時,發現好多老年人行動不便,他們頭發都很長,我就想學學理發,每周三在社區舉行“義剪日”,給老年人免費理發,還能和他們拉拉家常,大家都很高興。
從理發椅到義診臺,辛莊社區的服務半徑不斷延伸。記者在社區大廳看到,衛生服務站的醫生們正在為居民量血壓、解答慢性病疑問。除了現場義診,醫生們還會帶著“健康檔案”上門問診,把診療服務送到行動不便的居民家中。
辛莊社區居民 韓娟:生活在咱們社區真是幸福,社區總是想著我們,經常組織義診,給量血壓、測血糖,提醒我們注意身體,咱們社區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與此同時,社區二樓的共富工坊內,寶媽們圍坐在一起,手指翻飛間,五彩的毛線漸漸變成了辛莊社區的“新晉網紅”——“閨蜜”玩偶。
辛莊社區居民 馮軍燕:平常我喜歡鉤織,突然有一天我有個靈感和想法,把烏龜和蜜蜂結合在一起,就成了我手中這個小“閨蜜”。
一根線,串起寶媽們的創業夢想。辛莊社區已幫助30名女性實現月增收千元,展現了“家門口就業”的共富圖景。
據了解,辛莊社區常態化開展愛“辛”365志愿服務,涵蓋健康義診、手工編織、環境整治、瑜伽練習等多元活動,從便民服務、居民自治到文化建設,全方位滿足社區居民需求。
辛莊社區居民 孫晉元:姐妹們天天一塊排練,互相鼓勵,一起進步,社區還給我們找了一個寬敞、明亮的地方排練,讓我們有機會參加各種比賽,特別開心。
以黨群服務中心為陣地,整合多方資源,辛莊社區積極推動“居民點單、志愿接單”服務模式常態化,讓志愿服務更精準、更貼心。
辛莊社區工作人員 朱芮青:辛莊社區舉辦家門口的幸福主題活動,既是深化愛“辛”365品牌的重要實踐,也是推動基層治理有溫度、有深度的創新探索。
據了解,龍山路街道依托愛“辛”365等8個志愿服務品牌及“陽光雨露”“樂小柒”“柒彩道南”等3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全面開啟志愿服務3.0版本建設,推動磨剪子戧菜刀、愛心義剪、健康理療、暖心裁縫、書法、舞蹈、編織、瑜伽、社區運動會等多樣化志愿服務活動常駐社區,僅今年以來,已累計舉辦活動100余場次,服務居民超3000余人次。
(大眾新聞記者 孟令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