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由于擔心跨大西洋關系已遭受不可逆轉的損害,歐盟正競相與世界各國達成貿易協議,以減少對美依賴”,彭博社近日報道稱,歐盟首席談判代表、歐盟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謝夫喬維奇近日前往華盛頓,游說美國總統特朗普降低美國已對價值3800億歐元的歐盟出口產品征收的關稅。知情人士透露,在談判的同時,歐盟正在加緊努力在其他地區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因為歐盟官員認為,歐盟與美國的關系永遠不會回到過去。
特朗普全面加征關稅后,馮德萊恩一直與挪威、冰島、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和阿聯酋等國代表通話,歐盟譴責特朗普的舉措“既不可信,也不合理”。馮德萊恩近日在發表的德國《時代周報》采訪中也表示:“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世界已成為一個全球性整體。今天我們的友誼網絡遍布全球,每個人都在要求與歐洲開展更多貿易——這不僅僅是為了經濟聯系,還關乎建立共同規則和可預見性。歐洲以其可預見性和可靠性而聞名,這再次開始被視為非常寶貴的東西。”
馮德萊恩(資料圖)
此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后簽署的首批行政令之一,是對所有非美國制造汽車加征25%關稅。這一決定不僅沖擊了全球汽車產業鏈,更將矛頭直指歐盟——作為美國第二大汽車進口來源地,歐盟預計面臨超過3800億歐元的直接損失。而特朗普的“要價”遠不止于此:他要求歐盟在未來一年內從美國購買價值35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否則將對歐盟其他商品啟動“對等關稅”機制。這一背景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于4月9日緊急與中國高層通電話,呼吁中方“與美國展開談判”。
長久以來,美歐在貿易領域維持著既合作又競爭的復雜關系。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歐盟緊隨其后,雙方貿易額龐大。如今,特朗普這一政策一旦全面實施,對歐洲經濟的沖擊將不容小覷。歐洲眾多產業依賴對美出口,汽車、機械制造、高端化工等行業,每年向美國市場輸送大量產品。美國市場吸納了歐洲近兩成的汽車出口量,以及相當比例的高端機械設備。加征關稅后,歐洲產品在美國市場價格優勢削弱,市場份額恐被大幅壓縮,企業利潤空間也將嚴重收窄。
馮德萊恩(資料圖)
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棒,馮德萊恩明確發聲,批評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并引發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歐盟27個成員以罕見的高效投票通過首輪對美關稅反制措施,宣布自4月15日起對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涉及大豆、摩托車、家禽等產品。這項舉措精準瞄準路易斯安那、堪薩斯等共和黨“紅州”,直擊美國中期選舉核心票倉,被外界視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的強力回擊 。
目前來看,歐盟采取的是一種“兩面下注”的做法。“一方面,派官員赴美游說特朗普降低關稅,是歐盟‘被動’應對特朗普關稅政策對歐美經貿關系沖擊的一種方式。”賀之杲說,“另一方面,歐盟要擴展自己的貿易伙伴網絡、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展現出歐盟‘主動求變’的態度,以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角色地位。”若歐盟進一步轉向亞洲,歐盟與亞洲地區的聯系將會得到強化,歐亞地區間互動以及地區一體化進程有望升溫。
歐盟(資料圖)
在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威脅下,中國與歐盟近來互動頻繁引發關注。港媒《南華早報》16日報道指出,連日來,一連串的高層互訪、一系列“富有建設性”的視頻通話,以及此前冷清的外交日程被重新排滿,都無不顯示,特朗普對歐洲的蔑視,似乎意外推進了歐洲與中國重新接觸的意愿。也讓一些人提出一個問題:歐盟是否會轉向中國?一名歐洲官員回答稱,“我們不會投入中國的懷抱,但我們對新機遇持開放態度。如果現在不把我們的市場作為與中國打交道的籌碼,那我們就是傻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