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面對面⑤——戰區陸軍十大勇士之魏亞軍
魏亞軍
戰區陸軍第82集團軍某旅二級軍士長
入伍以來,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先后被評為戰區陸軍優秀共產黨員、集團軍“百名優秀班長”、“強軍先鋒”,入選“陸軍工匠”培養對象。2024年被戰區陸軍評為“十大勇士”。
記者:您成為一名電磁尖兵的秘訣是什么?
魏亞軍: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記者:聽說您之前是一名醫學專業學生,為何會選擇參軍入伍?
魏亞軍:其實穿上軍裝才是得償所愿。我的爺爺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父親也是一名老兵,我小時候就愛聽他們講軍營故事,一顆參軍報國的種子從小就在我心底扎下了根。可長大后,因為視力問題,導致參軍失敗。幸運的是,我在醫院實習那年,近視可以矯正治療,我當即就做了手術,最終成功參軍入伍,如愿成為了一名軍人。
記者:參軍后的工作生活和您想象的有什么不一樣嗎?
魏亞軍:當時,我是我們家鄉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士兵。我在校的各項成績比較突出,所以剛入伍時,對自己充滿了信心。然而下連后,我發現自己在軍事體能、專業技能上存在不少短板,也經受了一些挫折和打擊。經過深刻反思總結,我迅速調整心態,開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訓練中。每天刻苦鉆研、不敢懈怠,在各種比武、演習、執行大項任務中,學到了一身本領。
記者:連隊重組初期,專業對口率低,您是如何帶領大家突破困境的?
魏亞軍:那時候,連隊懂專業的只有3個人,其中2名同志才剛剛畢業。連長和指導員當場表態:“專業上我們都聽你的,你說咋練就咋練。”這句話雖讓我感到了壓力,但也給了我充足的信心和斗志。怎么才能快速培養人才?學習資源少,我就帶領大家分層次訓練,有的戰友手指頭練出了繭子,連床板上都寫滿了電碼……雖然很苦,但大家訓練熱情很高,功夫不負有心人,單位連續兩年在集團軍比武中獲得第一。后來隨著裝備更新換代,我們又遇到了新的瓶頸。那段時間,我以為是自己的訓練方法出了問題,內心焦慮,經常失眠,甚至頭發都開始變白。好在身邊戰友一起出謀劃策,在全連的齊心協力下,難題被逐一攻克。當時我便感到,連隊戰友已經不是以前的“小白”了,他們已然成長為展翅翱翔的雄鷹,充滿了生機活力。
記者:您成為一名電磁尖兵的秘訣是什么?
魏亞軍:我覺得是堅持不懈。近十年來,只要沒有演習、比武沖突,我堅持每天跑十公里,做100個仰臥起坐、100個俯臥撐,這為我開展專業訓練打下了扎實的體能基礎。每個訓練日結束,都要總結每天的訓練得失。正是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和長期不懈地重復練習,才形成了對裝備操作、戰術行動的肌肉記憶,練就成為一名電磁尖兵。
撰文:屈凱明、王 炎、甘時雨
攝影:劉義軒
主辦單位:陸軍第八十二集團軍政治工作部
信息來源:忠誠號
總 編:李靜陽
編 審:田洪明、姜 帥
值班編輯:馬 清、李靖源、伍開舟
聯系郵箱:jjtq82@qq.com
你的贊和在看,我都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