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時節,永昌縣法院執行局干警侯某某帶著案卷走進朱王堡鎮麥田,通過現場調解促使拖欠農資款的王某當場支付3.2萬元。這是永昌縣法院“春雷護耕”執行專項行動的生動縮影。自2月24日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已累計執結涉農案件98件,執行到位金額149.09萬元,以法治力量護航春耕生產。
01
靶向施策:構建涉農執“快車道”
針對春耕生產時間窗口緊迫的特點,永昌縣法院二支部創新建立“三優先”機制:在訴訟服務中心專設“春耕執行窗口”,對涉農案件實行優先立案、優先查控、優先發放案款;組建1支“背包法庭”執行分隊,聯合鄉鎮網格員開展巡回執行35次,將調解現場搬到農家庭院、田間地頭;建立涉農企業信用修復“快速響應通道”,對主動履行義務的3家農資企業及時解除失信懲戒。
02
剛柔并濟:打出執行攻堅“組合拳”
專項行動聚焦種子化肥購銷、土地承包、農民工欠薪等四類重點案件,通過“科技+傳統”手段提升執行質效。運用執行指揮中心大數據平臺,對231件涉農案件進行智能畫像,按執行難度實施“紅黃藍”分級管理;在鄉鎮集市、村委會公示12名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對3名惡意逃避執行的當事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創新采用“活封活扣”方式,對價值58萬元的涉農物資采取“查封不封存”措施,既保障債權人權益,又不影響春耕生產。
03
協同聯動:織密權益保障“防護網”
聯合農業農村局建立農資糾紛預警機制,提前介入12起涉農糾紛化解;通過鄉鎮街道網格化管理體系,發動56名網格員協助查人找物。在執結的某合作社債務糾紛中,執行法官協調農商行發放“紓困貸”,幫助經營主體恢復生產能力,實現“執行一案、救活一企、保障一片”的疊加效應。
隨著執行到位的149萬元資金注入春耕產業鏈,永昌大地正涌動著法治護航的春潮。從農資商店到育苗大棚,從合作社辦公室到滴灌田壟間,司法力量與農耕文明交融碰撞,譜寫著鄉村振興的法治新篇。
供稿:永昌縣法院 陳璽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