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5年一季度青海省外貿進出口情況發布會發布消息,我省新能源產品成為外貿增長主動力,綠色貿易新優勢逐步顯現,鋰電池出口增速領跑全國。
作為新興綠色產品,鋰電池憑借使用壽命長、能量轉換率高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便攜電子設備和新能源汽車上,我省鋰電池生產企業不斷優化技術路線,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深受海外客戶認可。
近年來,我省積極發揮清潔能源產業優勢,搶抓出口機遇,鋰離子蓄電池等新能源產品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2024年鋰離子蓄電池出口6.2億元,同比增長77.5倍,增速居全國第一。2025年一季度,全省鋰電池出口6.3億元,同比增長69.2倍,占全省出口總值的38%,對我省出口增長貢獻度達55.4%,增速居全國第一,連續9個月保持增長。
此外,多晶硅與光伏組件協同突圍國際市場。我省依托鹽湖資源與清潔能源稟賦,構建光伏產業跨境供應體系。一季度,光伏產業相關產品出口大幅增長。其中,多晶硅出口2.4億元,增長3.5倍,出口值占同期全國同類出口商品的69.3%,居全國第一,連續4個月保持增長;光伏組件出口3047.6萬元,增長1.2倍。
在服務鋰電企業發展方面,西寧海關多措并舉,優化鋰電池產品出口監管模式,強化信息收集和風險研判,拓展鋰電池出口物流通道,取得積極成效。鋰電池是危險貨物,安全生產責任重大,海關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優化對出口鋰電池的檢驗監管,實行“預約檢驗、既檢既放”作業新模式,提升出口前監管、危險貨物包裝使用鑒定監管效能,目前企業從接收現場查檢到取得出口證書的時間大幅壓縮近50%,即1至2天。
會同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深入研究國際空運、鐵路、海運、公路等危險貨物運輸要求,推動我省企業實現鋰電池多渠道出口。2023年,我省實現國產大重量動力鋰電池首次航空運輸出口。這是當時我國空運重量最大、單件能量最高、電池監管要求最嚴的鋰電池空運出口,為青海省動力鋰電池以空中絲綢之路更加快捷地走向國際舞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4年,以國家促進鋰電池鐵路運輸與國際運輸協議接軌為契機,積極推動鋰電池鐵運標準與海關出口監管標準對接,為我省企業生產的鋰電池以鐵海聯運、中歐班列等方式出口提供更多便利。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晴空
編輯:魯東 責編:謝青玉 監制:馬振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