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代人的使命是科研報國!”
2025年4月13日,清華大學舉辦的對話活動上,精密儀器系博士研究生龐眾望作為學生代表發言。
參會嘉賓不是學術牛人,就是行業翹楚,但看來看去總覺得龐眾望特別搶眼。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不僅是因為他更強有力地發言,深厚的家國情懷,更是因為他的成長不負“眾望”,跟當年那個撿破爛考大學的寒門學子簡直判若兩人。
龐眾望是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溝店鋪鄉龐莊村人,1999年2月出生在一個家徒四壁的赤貧家庭。
他的父親叫龐向東,患有間歇性精神分裂癥,穩定的時候跟正常人差不多,犯病的時候誰都不認識,不僅沒辦法干活,生活也難以自理。
他的母親叫龐志琴,患有先天脊柱裂,從小就失去了行走能力,后來還為了保命截了肢,終生只能以輪椅代步。
龐向東和龐志琴一個瘋一個癱,想要過正常人的生活根本就不可能。
雙方老人也是出于長遠考慮,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兒女身邊至少有個陪伴的人,無奈之下讓兩人組建了家庭。
出生在這種家庭里的孩子,用“天崩開局”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還有一個令人揪心的問題,這種家庭里的孩子能不能成長起來暫且不說,是不是會有什么遺傳病誰也說不準。
所以,龐志琴懷孕期間很揪心,生怕夫妻倆的病會遺傳到孩子身上。
慶幸的是,兒子生下來之后很健康,各方面都跟正常的孩子一樣,欣喜若狂的龐志琴就給兒子起了個名字叫“龐眾望”。
這個名字的含義淺顯易懂,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承載了所有人的美好愿望。
在成長的過程中,龐眾望受母親的影響很大。
由于身體原因,龐志琴沒有上過學,但為了教兒子讀書她不得不捧起了書本,讓侄子先把自己教會,再反過來手把手教兒子認字。
龐眾望記憶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小時候母親拿著小木棍,教自己在沙土地上一筆一畫地寫字。
無論生活多么艱難,龐志琴總是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應對,臉上總是帶著笑容。
正是在這種潛移默化地影響下,龐眾望小時候不僅懂事,而且也非常樂觀,跟母親一樣帶著笑容去面對一切。
四五歲的時候,他就幫著母親做家務,踩著板凳扒著灶臺炒菜做飯。
他個子小,有時候熱油濺到臉上,咬著牙跑到沒人的角落悄悄地齜牙咧嘴,不敢讓母親看到,怕母親心疼。
可是小孩子的那點把戲,哪能逃得過母親的法眼。
龐志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除了安慰兒子什么也做不了,畢竟這些事情也是成長的代價。
不過,龐眾望6歲的時候,被診斷出得了心臟病,整個家庭差一點就散了。
當時做手術需要四萬多元,這對于他們這個赤貧家庭來說,幾乎是個難以企及的天文數字。
親戚們都勸龐志琴,不要再去費力氣了,根本就承擔不起這么高昂的治療費用。
但兒子是龐志琴的一切,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不管的,用兩只手扒拉著輪椅在村里面挨家挨戶地借錢。
有天下著大雨,她出門借錢的時候,不幸從泥濘的路面滑進了一側的排水溝里,身上還被輪椅給壓著,趴在水溝里動都動不了。
要不是被路過的鄉親發現后及時救了上來,恐怕那天就要出大事了。
如果她發生了意外,龐眾望估計也沒人管了,這個家也就徹底地散了。
但盡管經歷了這么一遭,她還是兜兜轉轉把錢給湊夠了,順利給兒子做了手術。
都知道他們家里窮,借錢的鄉親們多年以來也沒有一個上門要賬的。
但是龐志琴心里面一直記著鄉親們的恩情,在家里做點手工活兒,但凡攢了錢就趕緊拿出來還債。
龐眾望從小學開始,每天放了學都會跑出去撿破爛,悄悄放到外公家里再回家。
有一次,他撿破爛的時候不小心把手給弄破了,害怕回家之后被母親看見,就在外公家一直待到天黑才回了家。
外公把賣破爛的錢塞給他之后,他跑回家又交給了母親,但絕口不提這些錢是怎么來的。
龐志琴早就知道了,但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后來實在忍不住了才問了一句:“你不怕人家笑話你嗎?”
龐眾望一臉的無所謂:“笑話我也不怕?!?/p>
可別看生活如此艱難,他在學習上卻沒有受到一點影響,2017年高考以744分的總成績成了滄州市的理科狀元,并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也是在這個時候,媒體注意到了他,也了解了他的特殊家庭。
隨著媒體的報道,龐眾望成了一個寒門逆襲的勵志典型,進入了大眾視野。
社會上的很多愛心人士要他捐款,甚至還有人提出要資助他在學習期間的一切費用,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
因為艱難的生活,把他磨煉得無比強大,只要自己能解決的事情絕不去麻煩別人,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自信。
他在學業上的進度也是有目共睹的,本科學業結束后又獲得了直博的機會,也讓我們看到了他現在的成長,不久之后必將是國家科研領域生力軍中的一員。
只可惜,龐眾望成長得如此優秀,母親卻沒有等到這一天,甚至連兒子穿學士服的樣子都沒有看到。
這件事對龐眾望的打擊不小,每當提起母親眼淚都不由自主地在眼眶里打轉。
值得一提的是,龐眾望不僅學有所成,愛情上也有了收獲,堪稱是雙豐收。
他的女朋友叫小雨,據說兩人是校友,還都是學校里面頂尖的學霸,已經談了好幾年,連家長都見了。
小雨的家境不錯,最起碼比龐眾望家強得多,老兩口已經把女兒的婚房都裝修好了,而且對準女婿異常滿意,只等龐眾望完成學業后就給小兩口操辦婚事。
對此,大家有何看法?
參考資料
讀者 《744分寒門少年:母親癱瘓、父親精神疾病,考入清華7年后,如今他變成了這樣》
每日經濟新聞 《撿廢品考上清華博士的龐眾望: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才叫科技,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是科研報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