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北京網友發帖,知道大家為什么買學區房了嗎,買的不是學校,是家長…
根據該網友配發的信息,這是另一個疑似老師網友的發帖。
我們學校五年級有一個班,成績挺好的(三科平均分都是90左右),五年級上學期,有一個孩子一個月了都不寫作業,三個老師想了各種辦法:獎勵、找家長、談心...效果都不好。終于數學老師忍不住了把她的一個字都沒寫的數學作業本撕了,家長來學校鬧,說孩子自尊受到了傷害,讓數學老師公開道歉。數學老師把整件事情發到群里,沒有家長說話。數學老師最后還是道歉了..在班里、在群里。之后所有的老師都開始不管這個班,下學期期末班級數學平均分63,英語最高71(別的班還是90左右)!
核心要點,就是老師都在盡力輔導一個掉隊的孩子,結果費力不討好,反而被家長投訴,逼得老師道歉。結果老師將此事發群里,居然無人回應,聲張正義,于是讓老師們寒心了,干脆妥協放棄。
- 此帖一發,迅速引發網友圍觀和熱議浪潮。
有網友感慨,知道為什么高中,大學就沒有什么家長來投訴老師嗎?因為投訴老師的家庭的孩子考不上高中,更不要說大學。
有網友認為,學區房挺好,篩掉兩種家庭:1.不重視教育的家庭;2.重視但能力不夠的家庭,這種大概率子女素質一般。剩下的小孩去卷自然厲害。
有網友分析,想一想,為啥所謂好的學區旁邊很多都是機關單位小區,從概率上說,因為這些單位家長很多都是積極支持學校老師工作,重視小孩教育,一代一代幾十年才發展成為好學區。
有網友直言,學區房就是把不愿教育投入的奇葩家長給篩選掉!
有網友評論,學區房通常都是好學校,兩大現實:房價貴,家長經濟相對有實力,倉稟足而知禮儀,比較容易溝通,比較配合,比較重視孩子教育,簡單的說就是家長和孩子素質都比較好。
有網友表示,看運氣,我家小學在一個很出名的私立,top1那一類的,教育局的名額一個班只有十個左右,每年為名額的事教育局和學校拉扯,不然擇校費8-12萬不等。那還是六七年前,我兒子現在初一,現在漲價了,我們是幸運分進去的。就這樣的學校,卷肯定是卷的,三年級期中考完開家長會,數學老師本來給每個孩子做了每次考試的曲線圖,分析孩子薄弱的地方,結果發了一半收回去了,家長會也是紅著眼睛隨便說了幾句,為啥?被投訴到教育局,說作業多,老師連哭了兩天,委屈啊,我們私下找班主任,不能一粒老鼠屎搞壞一鍋粥,老師千萬還是像以前一樣,如果有需要我們家長聯名證明,但是后面數學老師不怎么上心了。其實我們作業比公立的少,沒有無意義的抄寫多少遍,一般生字抄兩遍再組詞,每天只有兩門作業,語文和數學輪著來。但是我們教的深,難度高,可能她家孩子寫的慢。
有網友指出,影響孩子成績的從來都不是老師,你以為好學校好班級配備的老師都是學科帶頭人,他們就兢兢業業的教孩子嗎?不,他們更加放松,基本上都是孩子自己學 老師點到為止,甚至可以讓學神講課。所以,不是老師有多好,而是這一個班都是優秀的學生,自然成績也會好。你可以去調查一下,越是這樣的班級,孩子家長越聽話,沒有一個刺頭,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服務。相反,看看普通班級,老師多留點作業就有人舉報,老師們都不敢多說,這樣下去,對孩子真的好嗎?所以,有意識的家長不是為了雞娃,而是為了給孩子換個好環境!
- 從網友的留言來看,大多數人傾向于學區房是在篩選家長的。這的確有一定道理,或者是是大概率事件。
可以這么理解,雖然學區房說的是學生上學,但是前提是家長已經在此前的競爭者勝出了。也就是說,已經進行了多輪的家長篩選。
換言之,如果家長是卷王,學校啥也不做,學校成績就會變好,學校口碑就會越來越好,反之,如果家長都是躺平,學校口碑就會變差。
只要這個學校,周圍學區房買房的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家長都是本地985、211的,特別是爺爺奶奶都是本地的大學生,那這所學校一定會越來越好。而且,這類學校一般都在大學旁,或者政府機關單位家屬院的學校,以及大廠附近的學校。
所以說,雞娃不如雞自己,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好學區選擇。總之,作為家長,還是應該努力提升自己,先把自己變優秀,才能給自己孩子更好平臺的起跑機會。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