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3年10月7日以來,巴以沖突造成了加沙地帶大量平民死亡,無數兒童在饑餓和以軍的槍火中失去生命,以色列的戰爭罪行罄竹難書。
就在今年的1月15日,以色列方面與哈馬斯達成協議,雙方協定在當月的19號實現停火,這是巴以雙方在2023年11月份達成停火協議以來的第二次停火。
然而,以色列方面則是出爾反爾,不僅在1月16日玩弄文字游戲,還以停火協議19號生效為由,再次轟炸加沙非軍事目標,導致加沙超過七十名平民傷亡。
3月18日,以色列更是悍然撕毀雙方達成的停火協議,發動所謂的“力量與劍”軍事行動,再次對加沙實施空襲,造成大量平民死亡。
就在4月16日至17日的一次軍事行動中,以軍再次空襲加沙的難民營帳篷造成20多人死亡。
巴勒斯坦衛生部16日表示,以色列又在約旦河西岸北部的杰寧地區打死兩名巴勒斯坦人,以方則回應稱擊斃的是武裝人員。
據《央視新聞》報道:以色列國防軍當地時間16日發表聲明稱,自3月18日恢復在加沙地區的軍事行動以來,以軍對約1200個目標實施了空襲,完成約100次定點清除計劃,打死數百名武裝人員。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重申,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需要解除武裝以實現停火。
而哈馬斯方面則以拒絕解除武裝作為回應,并表示該組織的首要任務,始終是減輕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難。
回顧最初的巴以沖突,以及正在加沙上演的種族滅絕慘案,可以說當下猶太人施加在加沙人民的暴行,足以媲美曾經的德國納粹。
不獨屬于以色列人的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地理位置重要,可以說是中東地區的四戰之地,先后被周圍多個古代文明占領。
而猶太人作為一個國家政權,其擁有巴勒斯坦的歷史,則終結于公元前586年——巴比倫王國消滅掉猶太人,在以色列南部建立的猶大國。
自此以后,猶太人便不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而是和該地區的其它民族一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公元前332年,來自希臘的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征服了西亞的大部分土地,并且占領了耶路撒冷。
亞歷山大奉行文化融合、鼓勵各民族相互交往,自此猶太人逐漸疏散到北非、南歐、中亞等地區,這是猶太人歷史上“第二次大流散”。
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占領耶路撒冷,為了反抗羅馬人的入侵,猶太人組織了三次武裝大起義,其中第三次起義給予了羅馬帝國重創。
三次起義,以及起義之后的大屠殺,造成了一百五十萬名猶太人死亡,剩余的猶太人則紛紛逃離到世界各地,從而結束了猶太民族主體在巴勒斯坦居住的歷史。
公元637年,伴隨著巴勒斯坦并入阿拉伯帝國的統治,巴勒斯坦地區的文化、習俗、宗教逐漸阿拉伯化,當地居民最終形成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后一直在這片土地生活,直到21世紀的今天。
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當地的巴斯斯坦阿拉伯人,英勇地反抗諸如十字軍等外來者的入侵,如同當年反抗羅馬帝國的猶太人一樣,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羔羊亦是屠夫
大部分猶太人在離開巴勒斯坦后都遷往了歐洲,然而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猶太人在歐洲受到主流社會的排斥,被視為異類。
歐洲統治者時常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而發起大規模的“排猶運動”,中間被屠殺的猶太人不計其數,尤以20世紀的納粹德國最為瘋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六百萬猶太人死于納粹德國的集中、系統化屠殺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幸存下來的猶太人紛紛逃離歐洲,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一部分移居美國,另一部分則來到了巴勒斯坦。
最初,出于對猶太難民的同情,當地的巴勒斯坦人慷慨的收留了流亡的猶太人。
然而猶太人并沒有對巴勒斯坦人民的善意投桃報李,他們開始肆意的侵占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同時借助海外猶太資本家的物資支持,迅速地武裝自己。
猶太人得寸進尺,試圖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國家,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紛紛表示譴責與反對,雙方在劍拔弩張之下,于1948年5月14日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
但不同于阿拉伯人的輕敵,猶太人準備充分,甚至實行了集體化的社會管理制度,將自己的國家打造成一臺高效的戰爭機器,依仗著西方國家的支持,猶太人贏得了第一次中東戰爭。
之后爆發的幾次中東戰爭大致如此,以色列坐擁更先進的武器、更高效的社會動員水平、更現代化的戰術配合,先后獲得了五次中東戰爭的勝利。
猶太人不僅將巴勒斯坦人生存空間壓縮到極致,甚至一度占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和蘇伊士運河。
而之后在面對以色列咄咄逼人的挑釁時,中東的阿拉伯國家也基本不再用實際的舉動,來作為對以色列壓迫巴勒斯坦人民的回應。
一時間,巴勒斯坦人猶如以色列案板上的魚肉,不斷地被以色列人劫掠土地、剝削、壓迫,巴勒斯坦人幾乎成了以色列社會秩序下的“仆民”。
為了回應以色列人對當地巴勒斯坦人的壓迫,巴勒斯坦誕生了諸多反抗組織,其中就以今天耳熟能詳的“哈馬斯”最為著名。
在2007年,哈馬斯通過武力方式驅逐法塔赫,控制了加沙,并以加沙為據點,對以色列采取武力襲擾。
雙方的矛盾日漸尖銳,以色列將哈馬斯列為“恐怖組織”,并以消滅哈馬斯為理由,開始不斷擠壓加沙人民的生存空間,使加沙一度變成人間地獄。
隨著加沙百姓的生活條件日益惡化,哈馬斯也在加沙民間獲得巨大的群眾基礎。
經過長期蓄謀,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發起“阿克薩洪水”行動,對以色列社會秩序造成巨大沖擊。
而以色列在打擊哈馬斯組織的旗號下,開啟了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造成無數加沙人民慘死,以色列的戰爭罪行延續至今。
巴以沖突問題復雜,既有以軍在加沙地帶實施的種族滅絕措施,也有哈馬斯多年來對以色列社會的暴力襲擾,不能簡單的歸咎于一方。
但無法否認,正是當初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進行的土地侵蝕,以及對巴勒斯坦人民實施的歧視政策,進而促就了哈馬斯這樣的極端民族主義在加沙地帶的滋生。
以色列應當尊重巴勒斯坦人民,停止一如既往的強盜行徑。希望有關各方積極履行義務,早日為加沙人民帶來和平!
參考資料:
環球網:2025-04-16:哈馬斯研判以色列新停火協議,以方首次加入要求“哈馬斯解除武裝”條款
環球網:2025-04-15:哈馬斯官員:解除哈馬斯武裝不容討論、不可接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