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網絡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請知悉
媒體上分析軍事的專家,實際真能指揮作戰嗎?軍事理論和實際指揮能力差距有多大?
對于軍事專家是否能夠指揮戰爭的問題,我國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得出了結論,那就是戰國時期趙括的“紙上談兵”不可以等同于實戰。
而且在解放戰爭過程中,我軍也用實力證明了軍事專家的多少和戰爭的成敗沒有任何必然關聯。否則國民黨軍隊中有那么多留洋的軍事人才,早就戰無不勝了。
當然這也并非是在否認軍事專家的作用,不然的話我軍在取得勝利后也不會聘請大量的國民黨軍投誠軍事專家給解放軍當軍校教員,反過來給我軍功勛卓著的將領們上課。
/這其實反映的是軍事專家與軍事指揮官,存在明確的職業分工。
軍事專家更通常聚焦于理論研究,比如武器裝備的發展趨勢或者國際戰略的分析,以及在技術領域進行像情報系統開發和地理信息測繪等一系列工作。
當然他們也可能會有部分人擔任媒體評論員或智庫研究員。特別是作為媒體的軍事評論員,在觀眾看來他們總是能夠分析的非常精準到位。似乎拉上戰場讓他們指揮會更加的有效。
但實際上這根本不是一回事,實戰中的指揮官,是需要具備全鏈條作戰能力的,包括能夠對部隊進行統轄和動員的能力,以及協調火力和臨機決策等強項。
雖然職業化的軍人特別是中高級指揮官,在專業化軍隊建設中,也是被嚴格要求學習和掌握軍事指揮理論的。但他們的職責是要將理論轉化為戰場行動和實際指揮能力。
并且軍事指揮官都是需要從基層領導崗位,比如連排長逐級經歷實戰崗位歷練,才能真正成為戰役戰術的指揮者。
所以軍事專家哪怕是理論天才也并不一定就是實戰高手,并且多次的歷史實踐和教訓都表明,單純的軍事專家往往就不能勝任實戰指揮。
因為軍事專家和實戰指揮官在決策模式上就有本質區別,軍事專家的理論分析一般都是結合其知識結構進行的偏靜態分析,是根據學術研究模型和邏輯推演進行的。
但實際的軍事指揮不僅是動態的,而且有時需要結合直覺的判斷力。有根據實時戰場信息調整策略的能力,而且這其中留給指揮員的時間極短。
特別是在戰術指揮中,現代戰爭的節奏極快,從發現目標到實施打擊可能僅需數分鐘。
并且還可能伴隨各種突發的不確定因素,甚至在面對敵方意圖模糊,時間緊任務急的狀態下就要快速做出進攻打擊或防守防御的生死決策,這對指揮員的心里素質也是極大的考驗。
而軍事專家的事后分析往往是基于已經公開的歷史信息,并且有充足的時間推演多種可能性,并給出理性分析之下的最優解。
說白了實際上是有點事后諸葛亮的味道,特別是在媒體上的軍事專家分析,更多的是基于公開且滯后的信息做出的分析判斷??此聘泳?,實際上很可能并沒有完全考慮到實戰中的很多隱藏的關鍵因素。
看了軍事專家不能實際指揮戰爭的原因,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讀者朋友,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中國軍網,“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專論 | “強勝弱”背后的辯證關系 http://www.81.cn/xxqj_207719/xxjt/pl_207751/16295381.html
中國軍網,知戰懂戰才能練真練實 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18-07/31/content_212169.ht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