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博弈20天!多學科協作打贏高危肺栓塞“阻擊戰”
——舒城縣人民醫院成功救治一例術后高危肺栓塞患者
從骨科術后突發昏迷命懸一線,到康復出院……近日,一場驚心動魄的高危肺栓塞救治戰役在舒城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RICU)上演。
驚魂時刻:骨科術后突發“無聲殺手”
3月25日18:53,剛從某私立醫院完成左側股骨頸骨折手術1天的許老爺子,突發意識喪失,緊急轉入縣醫院。此時患者已昏迷,左側肢體腫脹,血氧飽和度驟降至60%,心功能指標BNP超危急值40倍,血壓低至60/30mmhg。緊急會診后,褚書兵副主任醫師頂著風險,攜呼吸機護送其完成CTPA(CT肺動脈造影)等檢查,結果觸目驚心:左肺動脈主干完全栓塞,左下肢深靜脈血栓蔓延,心功能IV級,生命垂危。
破局之戰:在“出血”與“栓塞”的刀尖上抉擇
患者術后僅1天,手術創面仍在滲血,溶栓后出血與肺栓塞治療矛盾極大,必須分秒必爭,挑戰與機遇并存,在出血風險評估后,褚主任果斷啟動靜脈溶栓,同時引入床旁超聲實時監測,及時穿刺引流胸腔及心包積液。歷經48小時持續動態監測凝血功能,精準調整抗凝強度,既避免了術后出血,又確保血栓溶解的效果。治療過程雖波瀾曲折,但經過10余天精細化的治療,患者左下肺動脈血栓最終完全消失,心功能恢復,順利脫離呼吸機并拔除氣管插管。
患者心聲:重獲新生的感動
溶栓治療后第10天,患者已可自主活動。談及救治經歷,他熱淚盈眶:“當時我以為自己挺不過去了,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你們是一群和死神搶人的英雄!”目前患者恢復良好,于4月15日康復出院。
醫學啟示:構建術后血栓防控“全鏈條”
此例救治對外科圍術期管理具有里程碑意義。呼吸重癥團隊突破性實現三大轉變:
1. 抗凝理念升級:打破“術后絕對禁忌”思維,建立出血-血栓動態平衡模型;
2. 預警關口前移:推廣外科術前下肢靜脈超聲篩查,將DVT預防納入術前評估必選項;
3. 救治流程再造:創建“急診識別—影像確診—重癥護航—??瓶祻汀狈嗡ㄈ本孺?。
仁術匠心:
肺栓塞起病隱匿、進展迅猛,早期識別和規范救治是核心。呼吸危重癥醫學科作為安徽省六安市重點專科,始終以“快速反應、精準救治”為準則,近年來深耕肺血管疾病領域,創新性開展“分層風險評估—個體化抗凝—微創介入聯合”的救治體系,已成功救治30余例中高危肺栓塞患者。隨著我院VTE防治體系的全面優化,以期真正實現“以救治促預防”的醫療閉環。
▌來源:舒城縣人民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